首页 动态要闻 正文
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市直机关工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昆明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08-27 10:36:10

市直机关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通过加强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理论武装、扩大宣传覆盖面、做好党建引领等多项举措,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助力民族聚居村繁荣富裕、引领基层治理团结和谐稳定、提高群众满意度、转变机关作风提升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党建引领明确责任分工。坚持党建引领,召开专题会对创建工作进行专题研究,结合工委实际印发了《工委新一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暨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工作方案》《工委创建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工作方案》,分别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印发了《市直机关工委新一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暨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工作方案主要任务分解清单》《市直机关工委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主要任务分解清单》,将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工委重要议事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列入市级机关基层党建年度工作方案、列入机关党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是强化理论武装建立宣传机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的学习理解和把握,做到在工委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覆盖教育。依托各类党组织组织开展“五史五观五认同”教育活动,工委干部职工对“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认同度达到98%以上。发挥工委“一网两微”、LED电子显示屏等在舆论引导、宣传经验、凝聚人心方面的作用,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等,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民族宗教政策、创建工作进展成效、典型经验做法的宣传报道,形成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用活各项工作机制,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依托“机关大课堂”“一网两微”平台等,在市直机关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学习教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导“昆明统一战线”门户网站建设“党建窗口”,促进“党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扎实有效。通过“昆明机关党建”微信公众号、机关工委官方微博等载体,大力宣传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民族宗教政策、典型经验做法的简报、信息、经验文章,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荐了《“以城带边、以城兴边”,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微视频,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用活用好各项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是做好定点帮扶工作,携手各族同胞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市直机关工委严密落实定点帮扶、挂钩联系、“昆明评议”等工作机制,把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范围拓展到最广。 一是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助力民族聚居村实现繁荣富裕。工委定点帮扶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的柯渡镇新庄村和六哨乡拖期村,两个村是回族、彝族、苗族等民族的聚居村,近三年来累计带动投入的消费帮扶资金超10万元,有力促进了定点帮扶村的产品变现经济流通;每年从有限的自有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投入定点帮扶村,下大力协调行业部门为定点帮扶村引入项目资金,通过网络筹款、发动爱心人士和企业、社会团体对定点帮扶村开展捐助,近三年来累计带动投入的帮扶资金超百万元,依托这些资金开展了帮扶共建活动,更新了村委会办公设备,修筑了生产道路、灌溉沟渠,兴建了村民活动室、党员活动室、饮水管网工程,开办了村集体养殖场,定点帮扶村的发展基础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是做好挂钩联系工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现团结和谐稳定。工委建立挂钩联系制度,班子成员每人至少挂钩联系一个基层党支部,参加该支部组织生活等有关活动,针对支部特点讲授专题党课。工作过程中注重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注重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指导规范提高挂钩联系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水平,有力促进了基层治理水平,实现团结和谐稳定。 三是做好“昆明评议”工作,机关作风持续转变实现效能提升。聚焦打造让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效能型机关,2023年市直机关工委开发“昆明评议”平台,服务对象、市场主体、基层群众通过线上扫码评议的方式,围绕责任担当、服务效能、作风形象等方面评议市级部门机关作风。

市直机关工委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项“智慧”赋能助力机关党建提“智”增效》案例总结推广“智慧党建”助力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的做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主办的全国第四届党建创新案例展示活动中被评为“十佳”案例银奖。开展“机关联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贫困群众、机关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机关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的“两联系一共建双推进”工作,实现机关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促双赢,为促进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起到积极作用。


编辑:陈港    责任编辑:陈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