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云报 | 黄金大通道,开放新丝路!中老铁路客货两旺", "content":"<p>开通运营3年多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56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6400万吨,交出了客货两旺的亮眼成绩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示范效应全面彰显。</p><p>跃动的数据里,涌动着这条1035公里国际大动脉的“黄金成色”,折射出以“硬联通”支撑“软联通”,以物流链激活经济链,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绘就中老铁路经济带互利共赢、繁荣发展的生动图景,为云南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带来新机遇、注入新活力。</p><p>一路向南,《云南日报》记者沿着铁路看变迁,呼啸而过的列车依旧繁忙,铁路串联起的城乡、园区、工厂等正在发生令人欣喜的变化。</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10/1961022.png" alt=""/></p><p><br/></p><p>交通线升级为经济带</p><p>“把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打造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将中老铁路打造成为中老人民的幸福路、发展路、友谊路”“继续做大做强中老铁路,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样板。”</p><p>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云南高位推动、积极作为,将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加快辐射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在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沿线产业开发、经营主体培育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全力将中老铁路打造成为运行安全之路、开放发展之路、合作共赢之路。</p><p>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任务落实。创新实施昆明托管磨憨,构建以“两头”带“中间”的中老铁路经济带发展格局。三年行动整体推进效果远超预期,重点项目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超500亿元,中老铁路呈现客货两旺、量质双升态势。</p><p>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贸易、大产业快速发展,一批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建成,客货运输能力大幅提升,通关便利化智慧化水平显著提高,中老铁路货物运输品牌效应持续扩大,沿线产业实现多点开花,经营主体不断壮大。</p><p>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将昆明南至万象运行时间从10个半小时压缩至9个半小时,口岸通关时间从90分钟缩短至52分钟,效率提升42%。云南的鲜花、水果实现朝发夕至,老挝的铁矿、橡胶跨越国界运输,中欧班列与东盟市场在此无缝衔接,中老铁路迅速从一条交通线升级为经济带。</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10/1961023.png" alt=""/></p><p><br/></p><p>物流通道变经济枢纽</p><p>机电换铁矿、蔬菜换榴莲,中老铁路上这样的买卖几乎每天都在进行。三年多来,中老铁路跨境运输商品种类从开通之初的十多种扩展至三千三百多种,形成“中国制造南下、东南亚特产北上”的双向流通格局。</p><p>贸易繁荣的背后,是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持续提升的通道能力提供强力支撑。三年多来,我省加速推进铁路专用线及场站建设,昆玉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安宁桃花村物流园东片区专用通道、玉溪大化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等通道项目加快建设,万象南准米轨换装站建成投用并实现常态化运营。</p><p>口岸基础设施配套不断改善。昆明王家营海关指定监管场所(一期)、磨憨铁路口岸站提质扩能改造完工投用,磨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粮食3个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建成投入使用,普洱勐康口岸、磨憨口岸成功获批为药材进口边境口岸。</p><p>口岸通关能力和便利度大幅提升。优化提升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有序推进一站式申报系统、边民互市跨境结算平台、口岸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澜湄·云南号”实行多式联运“一单制”申报。磨憨铁路口岸成为全国通关效率最高、货运增速最快,面向东盟最大的铁路口岸。</p><p>物流枢纽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提升中老铁路运营质量。积极建设昆明国际陆港,昆明(商贸服务型、陆港型、空港型)、磨憨(陆上边境口岸型)成功列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昆明被国家认定为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玉溪研和、峨山化念物流园,普洱宁洱综合物流园和西双版纳野象谷、勐腊综合物流园等沿线物流园加快建设;累计开行“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超2000列,“中老铁路+中欧班列”联动发展,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铁路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p><p>效率跃升极大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汇聚循环,“通道经济”加速向“枢纽经济”迈进。</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10/1961024.png" alt=""/></p><p><br/></p><p>单点突破到产业集聚</p><p>在云南经济发展的版图上,中老铁路恰似一台强大的牵引机,有力带动沿线产业提速发展,也放大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让互联互通、“双向奔赴”更振奋人心,更有烟火气。</p><p>2024年,中老双边贸易额较铁路开通前增长3倍,有色金属、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延伸。</p><p>2022年昆明托管磨憨后,以昆明为重点、磨憨为前沿、沿线州(市)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越发明晰,沿线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4个州(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推动云南从交通到产业、从要素到生态的迭代升级。</p><p>昆明安宁建成石化、冶金、新能源电池3个千亿级主导产业,磨憨合作区加快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拦水坝”“蓄水池”,累计完成投资超100亿元;玉溪打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产业聚集地,丰元、坤天、烨阳等一批新能源电池项目建成投产;普洱市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林浆纸制造基地,云景飞林年产40万立方米轻质超强刨花板项目竣工投产;西双版纳推进文旅康养、橡胶、普洱茶等重点产业发展,新活力、新优势逐渐凸显。</p><p>跨境产业合作不断升级,跨境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中老铁路成为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新引擎。“星光·澜湄号”中老跨境旅游列车开行,“遇见琅勃拉邦”“穿越时空之旅”等特色跨境旅游产品受到欢迎,带动沿线旅游蓬勃发展。</p><p>跨境农业种植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电力能源合作推进顺畅,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中广核能源国际老挝清洁能源基地开工建设,中老双向电力互济规模3年累计超3亿千瓦时。</p><p>便捷高效的运输,催生深层次的产业变革,也吸引更多大企业、好项目落地生根、发展壮大。自昆明托管磨憨以来,磨憨—磨丁合作区投资累计完成超125亿元,磨憨辖区常住人口从2万人增加到近5万人。磨憨成为备受瞩目的投资热土、兴业沃土。</p><p>协同推进的“硬联通”“软联通”促进了更为紧密的“心联通”。援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移交办学,成千上万的老挝员工在中老铁路上获得就业岗位,“游云南、逛老挝”走亲戚式来往,成为两国民众的生活日常。</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随着列车加密运行,数字不断刷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老铁路的精彩不断上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三年行动序幕将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钢铁动脉”效能将持续释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个更具活力的区域发展新篇正在续写</p><p><br/></p><p>相关新闻</p><p>暑运落幕,中老铁路的国际货运依然繁忙。位于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起点站——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十多辆正面吊往来穿梭,装卸满载榴莲的冷链集装箱。</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10/1961025.png" alt=""/></p><p>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不远处,是占地242亩的云南鸿运国际物流港。“2023年底,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在鸿运国际物流港建成铁路物流‘站外站’,实现‘铁路场站+综合园区’的功能叠加。”云南鸿运国际物流港董事长李荣平说,“站外站”为客户提供仓储、分拨配送、包装等“一站式”服务。</p><p>榴莲销售旺季,云南鸿运国际物流港的集装箱装卸作业平台上,高效的中转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工人从白色冷链集装箱内搬出盒装榴莲,放进大货车车厢,不到40分钟,约18吨榴莲就完成了从铁路集装箱到大货车的换装,随后就运往周边的水果市场销售。</p><p>“通过中老铁路‘澜湄快线’,货物从老挝万象出发,最快26个小时就可送抵昆明。”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市场部主管欧道卿说,得益于中老铁路,大量产自东南亚国家的榴莲可以稳定、快速地发往中国,从枝头鲜采到端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最大程度保留了榴莲的新鲜口感。</p><p>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在中国和东盟间构建起一条便捷物流通道,运输服务不断升级。“2022年初,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定点、定时、定线、定车次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列车具有到货时间可控、通关和运行速度快等特点。”国铁昆明局货运部营销二室副主任田浩文说。</p><p>“通火车前,东南亚榴莲进入中国只能走公路或海运。公路运输受地形、天气影响大,仅万象到昆明就要至少4天,遇到极端天气,甚至需要半个月,一路颠簸容易导致榴莲表皮破损、果肉变质。海运虽能承载大量货物,但单程耗时往往在一周以上,榴莲成熟度难精准把控,可能出现口感下降问题。”四川朗浩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浩介绍,中老铁路让进口榴莲的货损率和运输成本均显著降低,公司2025年的榴莲贸易量预计将比2024年增加20%。</p><p>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26日,通过中老铁路国际货运进口的榴莲超15万吨,同比增长91%。</p><p>除了铁路干线的高效运输,配套物流设施的完善也为榴莲供应链注入了更多活力。</p><p><img src="https://www.kunming.cn/zhuanti/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9/10/1961027.png" alt=""/></p><p>目前,中老班列公铁联运进口榴莲出川分拨专线已达5条,榴莲经中老铁路运抵四川后,实现快速中转发往全国各地。不久前,老挝万象-四川成都进口榴莲冷链专列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冷链物流基地。由四川港投新通道物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四川朗浩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进口的近300吨榴莲,完成换箱和中转作业后,通过冷链专线车队迅速发往北京、西安、拉萨、广州等地水果批发市场进行销售。</p><p>“未来,我们计划依托中老铁路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枢纽优势,将进口品类拓展至山竹、龙眼等同样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对运输时效要求高的热带水果,把更多优质、实惠的东南亚产品带给国内消费者。”王浩说。</p><p><br/></p>", "summary":"开通运营3年多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56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6400万吨,交出了客货两旺的亮眼成绩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示范效应全面彰显。", "Author":"刘莹", "detailDate":"2025年09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