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孩子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昆明信息港03-31

一、红色引擎 引领学校发展

2012年5月,中共呈贡区育才学校支部委员会成立,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实施,保障了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学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规模稳步上升。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党员把身份亮出来,吃苦在前,勤奋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这个中心,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党员率先垂范,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在帮带年轻教师、帮扶后进学生、学校公益事业、处理急难险重的事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坚强保障。

党建引领父母之心办教育

二、1000分修炼  孕育五大光荣传统

学校坚持推进中小学生立德树人工作的新模式——“五会1000分”修炼,分阶段实施。师生同修,家校同修,形成合力,效果独特。学生养成教育和和内化修炼独具特色。形成了“令人震撼的精神风貌、规范整洁的内务、千人就餐不讲一句话的就餐文明、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礼仪、低进高出的教学质量”五大光荣传统。《中小学生“五会”1000分修炼校本课程》荣获云南省二等奖、《中小学生立德树人工作的新模式——“五会1000分”修炼》,荣获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作业分层设计

作业分层设计

 三、全面推进三大工程, 落实“双真教育”

学校坚持奉行云南育才教育集团“双真自主引领,三项常态支撑,三五管理落实”的三大工程;坚持办平民化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高质量、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打造学校文化品牌;坚持优化学校管理体系,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和师生的自主发展。

打响非洲鼓

四、教师爱生如子,管理服务精细贴心

用父母之心办教育。师生同住学生宿舍,通吃一锅饭,班主任、生活教师24小时守护学生,全天候陪伴学生成长。零距离管理,零距离服务。老师们为学生服务的耐心、细心、贴心胜于自己的孩子。学校还坚持实施全员导师制“一二三四”精准帮扶转化工程,根据学生个体制定不歧视,不排挤,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为没有时间每天接送孩子,没有精力辅导孩子,为孩子沉迷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的家庭解除困扰和烦恼。使得家长放心,在社满意。

同学同乐

五、 优化“五项”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学校多年来坚持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作业分层设计,当天在课堂上完成;作息时间科学合理安排,保障学生8—10小时睡眠;学生不带手机进入校园制度(特殊情况带入的交班主任管理)早年就成为我校亮点;适时对学校藏书进行读物清理,杜绝学生把不健康读物进入校园;开全开足体育、卫生、艺术、劳动等课程,丰富课外活动,学生全面发展。

规范的内务

六、打造特色农耕园文化,促进五育融合发展

呈贡区育才学校农耕园是学校党建德育工作的突破项目,是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第二课堂。一步一景,一花一世界,这是一片如诗如画的田园,更是育才师生的健康学园,和谐乐园、精神家园!承载着“农具博览”“二十四节气”文化以及栽种近千种的各类植物等,形成“足不出校”便能感受农耕文化熏陶的特色。集农耕文化、生物多样、自然课堂、陶冶情操六大功能为一体,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

七、充分发挥作用,享誉省内外

我校是呈贡区名学校,已成为昆明大学继续教育中心各类培训班、省内外学术团体考察研修定点学校。近年来,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教育界同行数以万计。在观摩、调研、听取学校领导授课及相关部门和教师的专题讲座中,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之道、管理、办学成果等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影响深远。

高校教学研究和就业基地

国家级课题研究实践基地

充分发挥“名学校”示范辐射作用,经常深入驻地街道社区,参与当地党建、文化、科技活动及社会服务。

辐射社区

© 昆明信息港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