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位银行大堂经理登上昆滇金融业职业技能竞赛的舞台,该项赛事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12年的坚持,12年的创新,12年的沉淀,昆滇金融业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成长为云南省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年度金融业技能盛会,展现了昆滇金融人的风采和金融业的担当。
2013
“银行大堂经理锦标赛”亮相
2014
锦标赛决赛采用参赛选手“两两比拼”的方式
2015
竞赛正式更名为“昆滇银行服务观察暨职业技能大赛”,昆明市总工会、昆明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首次作为主办单位对大赛进行全程指导,当年还新增专业性极强的理财经理岗位竞赛,使得竞赛内容更加全面丰富
2016
基于金融从业者年轻化的特性,竞赛进一步创新升级,邀请共青团昆明市委加入主办方阵营,充分展现金融业青年员工的风采
2017
首次加入入围银行优秀网点评选,同时扩大了服务观察员暗访范围,对20家银行、近200个网点进行暗访
2018
竞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市民家庭战队”,将金融知识普及和财商教育融入赛程
2019
邀请大学生组队参赛
2020
新增线上战队,实现州市支行参赛
2021
参赛机构不仅限于驻滇银行,昆滇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也首次报名参与到大赛中比服务、拼技能
2022
延续“混业”形式并升级创新混业家庭资产配置赛
2023
竞赛中增加反诈防诈相关内容,充分展现银行一线工作人员反诈“防火墙”的作用……通过每年一“变”,竞赛号召力不断提升,赛事品牌被越擦越亮
“我手机、身份证都被偷了,银行卡里的钱会不会丢?”
“阿姨,我马上为您查询,尽快冻结账户。”
2023(第十一届)昆滇金融业职业技能竞赛(以下简称“昆滇金融竞赛”)厅堂服务技能竞赛现场,一个个厅堂“突发事件”变成了试题,重点考验银行职员的服务技能、风险防控及应急处置能力。2024(第十二届)昆滇金融竞赛将升级赛事,于10月底举行银行综合柜员、大堂经理、理财师3个工种的比赛,11月举行颁奖仪式。
在昆明,类似的技能竞赛有45个。昆明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至11月,昆明市聚焦重点行业、重大项目、中老铁路沿线、新质生产力等,以‘8+N’重点企业、链主企业为主体,设置了插花花艺师、工艺品雕刻工、无人机驾驶员等89个竞赛职业(工种)。匠心传承,筑梦春城希望通过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竞赛,让职工同台比技艺、拼技能、展风采,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训、以赛促建。”
以赛为媒 沿中老铁路“出海”
中老铁路的开通,让昆明到老挝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伴随着中老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工种日渐增多。
为此,昆明今年首次设置“中老铁路沿线重点技能竞赛”,包括工艺美术品制作人员、咖啡师、电工、焊工、互联网营销师、中式烹调师等11个工种。
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徐春燕说,工艺美术品制作人员、专业化设计服务人员、旅游及公共游览场所服务人员等工种设置均与中老铁路沿线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发展紧密结合。竞赛工种体现了中国、老挝跨境民族同根同源的文化元素,更通过工艺美术品和非遗、传统工艺品的创作,将中老两国的文化精髓融合,更具国际化。
记者了解到,中国昆明金茶花国际文创设计大赛(以下简称“金茶花大赛”)特别设置的非遗美术设计赛道,成为云南与老挝跨境民族工艺传承与交流的桥梁。大赛通过独特视角和创新机制,融合了云南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精湛工艺,以及老挝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格和工艺技巧,将作品推向国际市场,增强了云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好礼”文创产品专项赛道则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将纳西族东巴文字、白族扎染等云南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中,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通过创新设计赋予传统文化新生命。
金茶花大赛自9月10日启动报名以来,已收到来自全球13个国家以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2000余名参赛选手的投稿。
徐春燕介绍,6年来,大赛先后吸引了29个国家及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3万多名创意设计者、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参加竞赛,产生了52名技术标兵、38名优秀技术标兵、17名技术状元,累计帮助企业和个人申报专利2060项,完成版权登记20898项、原创认证保护3200项。
随着金茶花大赛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优秀文创设计人才从这里启航。大赛也进一步提升了昆明职业技能水平和产品的市场转化能力,在促进文旅融合、建设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向“新”而行 不断壮大生力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昆明市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新一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夯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根基。
今年,昆明市总工会联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全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开创性地设置了“新质生产力技能竞赛”,囊括无人机驾驶员、新能源汽车维修工、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视频剪辑师等8个工种。
不久前,昆明市第二届重点产业园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安宁校区举行。竞赛围绕智能制造维修技能和操作技术,设置了电工、仪器仪表维修工、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3个工种竞赛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市33支代表队104名选手参赛。
值得一提的是,竞赛中特别加入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种,作为新时代智能制造的核心力量,工业机器人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关键要素。
竞赛为新兴产业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并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训”的方式培养出一批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为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县区“挑梁” 挖掘民间高手
延伸赛事承办主体,有助于全方位、多层次挖掘一线技能人才。为此,除了行业协会、企事业工会承办赛事,今年全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将承办主体拓展至各县区总工会。
昆明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五华区总工会承办了昆明市家政服务员技能竞赛,呈贡区总工会承办了昆明市花卉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安宁市总工会承办了昆明市重点产业园区劳动和技能竞赛,石林县总工会承办了昆明市旅游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
8月12日,在2024年昆明市家政服务员技能竞赛决赛现场,家政阿姨纷纷秀起绝活,杂乱无章的空间经过一番改造,立马变得井井有条。
“以前我觉得收纳整理只是家务活,干得好也只是自己心里高兴,没想到现在不仅能靠这门手艺找工作,还能参加比赛呢!”参赛选手王阿姨笑着说。
此次竞赛围绕家政服务员的实际工作内容,特别是整理收纳这一核心技能,通过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检验了选手的专业能力。
通过竞赛,选手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从其他优秀选手身上学习到了宝贵的经验和技巧,竞赛也有效提升了昆明市家政服务行业的整体技能水平,促进家政服务行业不断提质扩容。
在花香弥漫中,由晋宁区总工会承办的昆明市2024年花卉产业鲜切花包装技能竞赛圆满结束。来自安宁、呈贡、晋宁、宜良、石林的197名花卉从业者报名参赛。
随着“云花”品牌逐步擦亮,花卉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在产业链的发展中显得更加重要。此次竞赛为一线花卉产业工人创造了同台比武、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让他们有机会走上“领奖台”,得到社会各界更高关注。
一个个赛场,一个个精彩瞬间,记录的是技能人才拼搏向上的精神,描摹的是产业工人匠心探索的风采,展现的是一支支助力昆明经济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蓬勃力量。(昆明日报记者彭诗淇 实习生刘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