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吸引各领域专家参与盘龙建设,助推现代化产业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我区鼓励辖区企事业单位申请设立“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为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目前,盘龙区共设立10个“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涉及生物、农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王晓东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坚持国产自主研发的重要性
联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诚科技”)成立于2000年,20余年来持续聚焦自主可控的工业控制器、工业控制软件领域,是国内第一梯队的工业控制器、工业控制软件专精特新高科技企业。
工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必由之路,然而目前国内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市场自主中大型PLC厂商占有率仅为7%,产品面临着严重的“卡脖子”问题。同时,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工业软件以及信息化服务的需求将继续增加,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发展,信息技术自主可控,刻不容缓。
引专家、攻困难、助企发展
为解决企业的“卡脖子”技术难关及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联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昆明理工大学王晓东教授设立了“王晓东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王晓东教授是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博士生导师、云南省科技专家信息库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中国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长期从事智能信息系统、复杂工业过程分析与建模等信息科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经验丰富、成果突出。
依托王晓东多年来在基于数据驱动的工业过程控制、矿物管道输送运行控制与实时检测技术、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冶金生产质量控制、冶金工程生产过程模拟与仿真、实时测控软件的建模领域的研究经验及成果,双方围绕工业自动控制、复杂冶金场景的建模仿真、工业数学模型开展深入研究,为联诚科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迭代注入新活力。
设立专家工作站以来,汇聚双方团队的技术、人才、科研成果优势进行复杂冶金场景的建模仿真、工业数学模型研究、工业自动化控制统、工业软件研究和成果转化,将有力提高联诚工业互联网类科技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为云南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持续赋能。
随着专家团队及企业的努力,产品攻克了工业控制系统、工业软件、工业信息安全等“卡脖子”问题,实现了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产品设计规范符合国标(GB/T15969)及国际标准(IEC61131)的要求,即将发布国产首个基于IEC61499标准的全新系统。编程规范满足PLCopen标准,同时将可信计算3.0技术融入工业控制系统,提供工控“主动免疫”安全保障机制;产品可在-40℃~85℃环境下持续稳定工作不低于10万小时,轻松替代进口品牌同类性能产品;产品将面向新一代开放自动化系统标准推陈出新,将推动微型化集成化控制系统的技术变革,有望实现“换道超车”,助力我国的工业控制技术迈向国际前列。2022年之前,公司主要面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行业开展系统集成类业务,工业控制器和工业云软件的销售业务体量偏低;从2022年开始,公司正式从集成类业务转型至产品型业务,集中力量进行工业控制器和工业云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2023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
产品应用领域
联诚科技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公路交通、轨道、物流、工业控制、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并与利元亨、云南交投等知名公司达成长期合作意向。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历经二十余年与高校、专家始终保持产学研合作,深耕发展,持续聚焦国产自主可控工业控制器和工业云软件的研发,为工控产品国产化发展、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专家基层工作站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高层次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载体,引进专家及其创新团队深入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成果转化、产品升级,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对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