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服务型执法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昆明日报 | 2025-01-14 10:15:58
行政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近年来,高新区创新互动执法模式,着力体现执法“力度”和执法“温度”的高度融合,不断提高园区入驻企业的公平感、获得感,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在实际工作中,高新区严格执法流程,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建立了《昆明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制度》,对执法检查程序启动、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执法环节实行全过程记录,做到过程信息全程记载、可回溯管理。同时,严格执行案件“三审两会制度”,严格立案、调查取证、告知听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结案归档等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内部审批流程,杜绝执法人员擅自出具执法文书。严格落实《昆明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规则和基准规定》《云南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规则和基准规定》《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柔性执法“五张清单”》制度,避免“小错重罚”“畸轻畸重”“类案不同罚”等情形。
针对市场主体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等不同阶段的法治需求,高新区强化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资源供给,定制化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务,实现“简单履职”向“增值服务”转变。推行“服务型”执法检查,优先使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柔性执法”手段。
在规范涉企检查方面,高新区推行现场和非现场相互补充的创新执法方式,整合执法检查任务,在涉及分局多科室或管委会多部门对同一企业的检查时,提前沟通联动,整合相关检查事项,实现上一次门、完成多项任务,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频繁检查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严格落实“企业安静期”,依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以在线监管系统为基础,配合无人机巡查的方式,实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非现场检查20余次,部门联合检查93次,减少对企业检查110余次。
下一步,高新区将积极探索、拓展行政执法的新途径、新方法,守好环境质量底线,防范化解环境风险,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努力实现宽严相济、法理相容,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不断释放行政执法的善意,着力打造宽松和谐的法治营商环境。(昆明日报 记者郭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