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更是打破科技封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推出19项具体措施,这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全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绘制了清晰路线图。
科技金融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核心抓手,构建起覆盖“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模式,可谓意义非凡。云南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众多科技型企业有着强烈的资金需求。通过信贷、债券、股权、保险等多元工具协同发力,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积分贷”等专属产品,能有效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让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云南的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地动力。
绿色金融方面,云南立足“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定位,围绕“双碳”目标和“绿电+先进制造”优势,提出“传统产业转型+新兴绿色产业培育”双轨驱动路径。在传统产业领域探索构建低碳转型金融支持体系,推广排污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在新兴领域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EOD 项目的金融投入,开发“取水贷”“节水贷”等特色产品。这不仅契合云南生态保护的需求,更能推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普惠金融关乎中小微企业、“三农”、新市民等群体的发展。《意见》提出“增量、扩面、降本、提质”四大任务,持续推进“信易贷”和“一链一策一批”融资行动,围绕“1+10+3”农业重点产业创新抵质押贷款、扩大完全成本保险覆盖范围。这一系列举措将为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注入资金活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中小微企业茁壮成长,夯实云南经济发展的根基。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云南依托“旅居养老”独特优势发展养老金融。开发养老储蓄、理财、长期护理保险等多样化产品,加大对养老机构建设等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养老社区+金融”融合模式。这既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又能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推动养老产业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数字金融作为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关键,《意见》提出支持其高质量发展,加快数字金融创新,健全数字金融治理体系。在数字化时代,数字金融能打破时空限制,让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通过强化数字金融建设,云南可进一步巩固拓展数字经济优势,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此次云南《意见》出台,是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相信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地实施,金融将更好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云南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让云岭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评论员 贾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