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城市蜕变的见证。从“老破旧”单一模式到“高精尖”创新产品、从“边陲古镇”到“文旅城市”,昆明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矢志奋斗,实现创新超越、追赶时代先锋,让创新之花绽放于春城各个角落。
筑牢“红色”纽带,以“党建”引领发展,在“同心筑梦”中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从选拔懂技术、有闯劲的青年党员,到建设深入各街道的孵化中心;从系统化的城市发展规划,到精准化的个体扶持政策;从大规模的公共设施,到高效便捷的个性化服务,正是在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昆明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优秀人才不断喷涌,为这座城市注入更多的生命活力。2024年,昆明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55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5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户,正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与支持下,昆明创新主体活跃、创新生态优良,既为城市创新夯实基础,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释放“科技”潜能,以“技术”突破困局,在“科技浪潮”中开辟边疆山水“新天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既是中心战略任务,更是引领区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从高铁列车穿行于山山水水之间,化天堑为通途;到智慧科技与传统产业同频共振,实现转型升级,在科学技术的助推下,昆明城市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开发新区中,新能源电池产业从无到有、形成聚集,智能技术搭配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批量适用工业自动化系统的企业,正是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新质生产力喷涌澎湃,推动传统动能“焕新”升级、促使新兴产业“落子”生根,共同成为春城欣欣向荣的经济支柱。
守护“绿水青山”,以“生态”指引方向,在“美丽环境”奏响时代发展“更强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美好生活的坚实底色,更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内生驱动,只有“望得见山水”,才能“留得住发展”。“六个春城”建设启动以来,城市面貌大为不同,在这里既有随处可见的赏花大道、绿色公园、文化长廊,还有着散布城市各角的“人间烟火”,瓦猫泥塑、纸鸢制作等传统技艺转化为体验式消费,夜市经济、花卉市场各式特色场所丰富生活选择,这些蓬勃发展的新业态、新场景,不但让环境变得更加美好,也引领着生活向善向好。
彩云之南,美好的生活篇章正在续写,群众的幸福声音久久激荡,只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沿着“六个春城”的战略布局,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和信心,路在脚下,行将致远。(评论员 段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