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文类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从舌尖上的时光隧道领略春城魅力
昆明信息港    06-06 09:25:26

“本次列车到达终点站——西山公园站.......”走出地铁三号线,一股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淡淡的花香迎面扑来,仿佛是大自然对人们最热烈地欢迎。踏上这条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交织的茶马花街,一场关于昆明味道的古今交响之旅正式拉开序幕。

走进茶马花街,喧嚣市声与诱人香气扑面而来。金黄酥脆的官渡粑粑、热气腾腾的小锅米线、醇厚甜糯的手工烧饵块……琳琅满目的美食,仿佛将人卷入一条流淌在时间深处的味觉长河。然而,这片烟火升腾之地,绝非仅是味蕾的盛宴——它更是一道由历史与现代碰撞出的独特风景。

茶马花街之名,深植于昆明作为茶马古道枢纽的厚重历史。千百年来,这条古道不仅是盐巴、茶叶等物资流转的生命线,更是各个民族饮食文化交汇的动脉。今日花街上的破酥包层层起酥的工艺,曾是马帮携带干粮的智慧结晶;烧饵块的米香与炭火气,则延续着古老烹制方式的基因密码。汽锅鸡的鲜美、宣威火腿的攸香,都在岁月长河中积淀为昆明舌尖上的历史记忆。美食在花街,宛如动态博物馆,诉说着城市过往的生活智慧与味觉奥秘。

茶马花街的兴起,是当代昆明对历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它巧妙地将传统美食从深巷市井引入集中展示的现代舞台,使之在更大范围内被认知、被欣赏、被消费。这种聚合效应,无疑为传统饮食技艺的存续提供了新动能。然而,商业开发是把双刃剑,弊端也不容忽视:为迎合大众游客口味,部分小吃的本真风味被稀释;标准化的制作流程,使手艺人的传承与个性悄然流失。若只重“流量”而轻“留香”,花街便有沦为缺乏灵魂的“文化空壳”之虞。

茶马花街的生命力,在于能否在“古韵”与“今声”间达成动态平衡。保护文化遗产,不是简单地像工厂那样批量生产,而是要深入挖掘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工艺的精华和人文情怀;发展文化,也不是一味地追求新潮,而是要以传统为基础,去探索一些新的表现方式,这些方式要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这需要经营者对传统心存敬畏,也需要城市管理者的匠心引导,让花街成为有根之木、有源之水。

茶马花街的熙攘人流中,美食香气与历史气息交融升腾。费孝通先生曾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花街上的每一种味道,既是昆明人对自身传统的“各美其美”,亦是向世界分享的“美人之美”。在传统与现实的碰撞中,我们守护的不只是舌尖上的记忆,更是城市文脉在当代的生动延续——让历史在烟火气中真正鲜活起来,成为照亮”六个春城“未来的永恒灯火。(评论员 杨景雯)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