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文类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让昆明咖啡成为文化名片与产业先锋
昆明信息港    06-06 18:06:07

在彩云之南的昆明,咖啡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张文化名片,同时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就指出 “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现在国外也是受欢迎的”,这一认可给昆明咖啡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从种子到杯子,昆明并不是咖啡的主产区,然而昆明却给咖啡不一样的定义。昆明以高校为支点,撬动咖啡种植的杠杆。云南农业大学建成的咖啡发酵专用微生物菌种库,将食用花卉、野生菌等云南特色物产与发酵工艺结合起来,研发出多种风味独特的咖啡产品,让咖啡豆成为地域风味的“容器”。这种“咖啡+科技”的创新,不仅赋予了云南咖啡更多的风采,更实现了咖啡豆增值超20倍的产业奇迹。

如果说科技解决了“如何种好豆”的问题,那么人文则回答了“如何做好一杯咖啡”这一命题。从清末滇越铁路带来担当咖啡种子,到“南来盛”咖啡馆飘出的第一缕咖啡香,咖啡在昆明拥有百年的文化融合史。如今,昆明的咖啡馆数量与日俱增,翠湖周边的咖啡馆将昆明的风土人情融入其中,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彩云里、公园1903、滇池沿岸的咖啡馆各具特色,文艺清新,给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选择。漫步昆明街头,随处可见的咖啡馆散发着浓郁的咖啡香,这不仅是昆明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

诚然,对于昆明咖啡发展来说,前路并非宽道,如何稳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销路,如何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如何将“咖啡+文旅”等组合拳打出去吸引更多消费,是昆明咖啡发展所需直面的时代命题。但“幸也咖啡”以云南特产+打造新型咖啡、“时澄咖啡”直播爆红咖啡产品等等昭示昆明已经在做:咖啡产业竞争,原料好并不是唯一路径,文化科技人才等软实力同样也是解决的关键。

如今上海咖啡馆在卖“云南日晒”、在卖云南咖啡,雀巢、瑞幸都在卖云南咖啡,昆明正在以“非主产区”思维重新定义中国咖啡,这里的每一杯咖啡都蕴含着科学和人文的碰撞、传统和创新的交融、本土和世界的对话。正如昆明街头流传的“左手咖啡右手茶”:在守正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让中国咖啡真正能够屹立在世界咖啡之林。昆明正在这条路上探索,让中国咖啡更多元。(评论员 杜建奇)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