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全社会都在关注的热门事件,就是2025年高考。各行各业都在为考生及其家庭尽一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协助考生度过这个重要的人生节点。
就在高考前一天,6月6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提示:今年高考期间,西山区人民法院向考生家长免费开放大楼前的所有车位,值班干警全程引导车辆规范停放,还为考生和家长开辟专属休息区。据介绍,这已是该院参与“爱心助考”的第19年。另外,五华区检察院、安宁市人民法院等单位也公布了高考期间的免费停车等助考举措,给在这些单位附近考点参加考试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不仅昆明,今年高考期间,全国多地也推出了方便考生和家长停车、休息的创新举措。如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提前宣布将在高考和中考期间免费开放路内泊位,并动员停车场开设专区供考生家长停车;安徽六安对接送考生的大巴开放政府大院;合肥在各考点周边临时开辟3万多个车位供送考车辆免费停放……这些举措有效地为考生和家长解决了痛点问题,体现了换位思考、积极行动、主动服务的理念,自然广受群众好评。
高考期间开放单位院子里的车位,协调停车场提供泊位,或是开放路内车位供停放,虽然时间不长,惠及的范围也不算大,但带来的“好评度”和“正能量”不可小视。首先,这些举动彰显了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考生及其家庭的关注和爱护,既是重视民生、提升城市温度的表现,又能展现从管理式思维到服务式思维的转变,更为日后类似的开放举措提供了先例和借鉴——比方说,遇到城市举办大型活动或节假日,有大量游客自驾前来,如何挖掘城市潜力,在短时间内提供车辆停放和临时接待服务?这就是一次好的演练。
城市的温度,与管理的精细度密切相关。高考开放部分车位共享的意义,微观上说,是让车位这种城市资源在特定时间内得到优化配置;宏观上说,是决策者逐渐习惯精细化、人性化管理,逐渐贯彻开放、共享城市资源的理念,不断提升城市资源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的体现。停车,只是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结合时空情境,管理好、使用好停车泊位,里面蕴含着回应民生需求,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大智慧。我们应该为昆明所有在高考期间主动开放车位、主动提供服务的单位点个赞。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离不开对新发展理念的准确全面理解。对公共资源进行科学高效管理,实现开放、共享,说到底,还是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在将来,我们能看到城市的公共资源惠及更多群体,提升更多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同时,也不断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群众的能力,让昆明“温馨春城、开放春城、幸福春城”的成色更足。(评论员 陈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