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滇池来,穿越碧鸡关,在安宁沉淀为生活的底色。安宁市正积极构建全维度、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形成独特的康养旅居“安宁模式”。这里没有短暂的驻足,只有深度的生活。它以自然为基、文化为魂、社群为脉,让康养从服务升级为生命体验,让旅居从空间消费转化为情感扎根。有数据为证,2025年“五一”假期,安宁市接待游客57.73万人次,同比增长7.35%,旅游花费达1.98亿元,同比增长12.88%;端午小长假期间,安宁市共接待游客29.03万人次,同比增长14.16%,实现旅游花费1.07亿元,同比增长15.77%。
两个小长假的旅游数据持续飘红,把康养旅居的“安宁模式”烘托得无比深入人心。事实上,安宁发展康养旅居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它是全国唯一同时上榜“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避暑旅游目的地”的县市,还拥有曾被赞誉为“天下第一汤”的碳酸钙镁温泉。“全国康养旅居休闲目的地”的打造重点,在于发挥温泉疗愈优势、整合医康养资源,以温泉康养为核心、文旅融合为路径、全域服务为支撑,构建覆盖“医康养—休闲—度假—文化”的全产业链。
当咖啡香萦绕在龙山步道,当百年滇剧唱响古村新韵,当红砖民宿唤醒乡愁记忆,安宁正以“自然和谐”为笔,以农文旅融合为墨,以创新之姿后劲勃发,勾勒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共生的新时代乡村康养旅居新画卷。近年来,安宁立足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多元业态植入、传统非遗活化、青年创业赋能等方式,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居目的地,推动乡村振兴从“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跨越。
当然,安宁本身号称是昆明人的后花园,但真正能够吸引住大量域外游客长期旅居的,是靠真诚服务暖心,打破的是情感交流的壁垒,“养在深闺”的千年文化小城焕新登场。带来“泼天富贵”的,既有地方特色文化如滇剧的吸引,更多是靠真诚服务赢得的情感认同。事实上,2024年中国最具人气的八大网红城市中,长沙、成都、杭州、苏州、重庆、淄博、哈尔滨、西安能够出圈的故事,可以看作是一场“如何让美好生活被看见”的集体实践。
从龙山艺术聚落到滇剧文化名村,从网红民宿到田园综合体,安宁市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让乡村成为承载诗意栖居的“理想地”、传承文化根脉的“博物馆”、青年创新创业的“梦工场”。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每天都在续写新篇章。安宁康养旅居产业能够强势崛起,获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的态度,在于人脑与互联网经济的有机结合,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壁垒。那些曾经深藏田野乡村的绝美人间风景,一旦掌握“流量密码”,就会遍地“种草”,朝夕之间,闻名遐迩。数字化发展,正在打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信息鸿沟,让优质旅居产品能够精准找到“懂它的人”。搭上互联网快车,一个小山村的就可能变成全国的,中国的会变成全世界的。这种创新创业带来的“破茧成蝶”,本质上是新质生产力的蓄势赋能,是文化价值与商业逻辑的深度融合。(评论员 许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