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高屋建瓴,为云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昆明正紧紧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围绕省委 “3815” 战略发展目标,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火力全开,奋力加快 “六个春城” 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生态力Buff叠满,“颜值”变“产值”。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重要的辐射中心,经济产业集聚地。近年来,昆明逐绿而行,不断践行“绿美春城”建设,将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源源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依托优越的气候与生态资源,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蓬勃发展,“云花”“云菜”“云果”享誉全球,斗南花市交易量冠绝亚洲,生态农产品价值持续攀升。大健康产业方兴未艾,生物医药大力深耕,绿色能源产业加速集聚,生态康养价值日益凸显。 “春城”品牌与滇池、西山、城市绿道等自然景观深度绑定,与城市大街小巷的“人间烟火气”深度融合。生态修复后的滇池周边“串点成珠”,环湖湿地公园、生态廊道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成为市民游客亲近自然、拉动旅游新热点的重要场所。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加速布局,循环经济模式逐步推广,为城市长远发展注入了绿色、低碳、可循环的内生动力,成功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产值”,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并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质力Buff叠满,“潜能”变“动能”。发展之路,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在高质量的发展赛道上,昆明坚持产业为基、工业为要,协同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了经济质量同步跃升。传统产业“发新芽”,高排放工厂进化为“绿色园区”,传统车间人工转型“机械化”高效作业,数字化“嫁接”老旧企业向新而行。新兴产业“生强枝”,人工智能、稀贵金属、新能源等前沿高新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呈贡大数据云端赋能产业链同频共振,新能源汽车蓄势待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扛起“产业大局”,低空经济引领“未来布局”,光伏“双碳”彰显绿色动能,科创人才“近悦远来”,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雨林生态加速形成。开放枢纽联通全球,铁路网架起钢铁丝路“五出境、八出省”;托管磨憨“三大机遇”,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力节节攀升。各方面发展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新质生产力在昆明已然破局起势,无论是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还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抑或是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都展现出昆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
旅居力Buff叠满,“流量”变“留量”。昆明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动旅居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奋力实现从“服务游客”到“普惠市民”的民生福祉新跃升。昆明从“旅游城市”到“旅居城市”的转变,不仅是产业形态的升级,更是发展理念的升华。年轻人在“云上小镇”挥洒青春创业奋斗;银发族沉醉于四季如春的舒适与便利优质的康养服务,在“春城无处不飞花”中安享晚年。生态绿意是永恒的磁石,当北方寒冬凛冽,南方酷暑难耐,昆明的冬日暖阳与夏日清风,成为最具说服力的“天然广告”。便捷的立体交通网,让“一小时生活圈”梦想照进现实,上午坐在翠湖边品茗看鸥,下午在大理赏风花雪月。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在高速发展中,依然守护着那份从容不迫的生活美学与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在昆明,奋斗的毅力与生活的诗意可以并行不悖,世界的机遇与“家门口”的烟火可同时拥有。这份独特的“旅居引力”,让春城从单纯的旅游目的地,升华为越来越多人愿意托付身心、安放梦想的“心安之所”。
当新质生产力遇上Buff叠满的“全能战士”,昆明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和独特的城市魅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们来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这个拥有“六个春城”力量的“六边形战士”,未来将持续以创新驱动为核、绿色低碳为基、开放协同为翼,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成势见效,让发展“筋骨”更强健、经济“体质”更优良,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征程上“一路狂飙”,每个脚印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实力,奋力走出属于开创云南发展的“新天地”。(评论员 张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