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昆明,这座被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的“魅力之城”,正以蓬勃之姿融入国家发展脉搏。在省委“3815”战略蓝图指引下,“六个春城”建设如火如荼,新质生产力的种子在红土高原上破土萌发,焕发前所未有的磁吸效应。近年来,有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春城正成为“双向奔赴”的理想之地,青年才俊怀揣梦想纷至沓来,探寻创业沃土;银发长者悠然南下,寻觅颐养天堂。这股奔涌的人潮,正是昆明践行嘱托、锚定目标、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生动的注脚和最深厚的根基。
青年奔赴春城,政策赋能点燃创业激情,新质赛道筑就梦想舞台。对于青年群体而言,昆明充满着机遇与活力,这里是世界知名的“春城”和“花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独特的人文魅力,是休闲、度假、居住、投资兴业的最佳选择。而昆明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已远超“环境好、生活慢”的传统印象,在“内卷”与“躺平”之间,当代青年渴望寻找一种平衡,昆明恰好提供了这种可能性,转而呈现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机遇之城”。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宝库,生物医药、高原农产、成为“近水楼台”的朝阳产业;凭借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区位,跨境电商、贸易物流、进出口交易迎来风口;加之作为全国旅游大省、文旅的超级IP,旅游服务、文化创意、非遗研学等旅游+跨界融合新业态方兴未艾。昆明正为青年人开辟出一条条前景广阔的职业赛道。
如果说产业机遇是“引凤”的梧桐树,那么政府的政策支持就是“筑巢”的真金白银。昆明深知,青年是创新的火种,是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载体。为此,政府建立“8+N”重点产业链体系,通过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夯实“双创”基础,不断扩大就业总量,以产业发展拉动就业。主导搭建多个覆盖广泛、支持精准的青年创业就业政策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释放政策红利。从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到为初创企业提供实打实的创业补贴、贷款贴息和场地租金减免,从“零门槛”入驻的众创空间到广揽人才的“春城创业荟”创新计划;再到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一系列组合拳有效降低了青年人初到昆明的创业门槛和生活成本。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务实举措,传递出春城对人才的最大诚意,让青年们能够心无旁骛地追逐梦想。青年在昆明,不仅能找到政策扶持的“安全感”,更能触摸到产业前沿的“脉搏感”,这些举措,无疑为青年来昆明旅居创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银发选择春城,生态康养激活幸福产业,多元共治托举金色晚年。如果说昆明为年轻人筑起了梦想的舞台,那么它为老年人提供的,则是一片安享晚年的福地。随着中国社会步入老龄化,旅居养老成为一种新风尚,而昆明正凭借其综合优势,成为银发一族的首选目的地之一。面对“银发涌春”昆明着力构建多层次、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体系。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夯实普惠型养老举措。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养老产业的强大竞争力,高标准建设环滇池、沿阳宗海、嵌入主城大观公园、翠湖公园等周边的多层次康养社区集群,配套便捷医疗、文化休闲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了舒适、幸福的居住环境。市场运作则激活多元养老生态,智慧养老、旅居养老、文化养老等新业态蓬勃兴起,满足了不同经济水平、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的差异化需求。社会参与则充盈了养老的情感温度,社区成为重要阵地,老年大学、志愿者组织、老年协会活跃于邻里互助、精神慰藉一线,为他们提供了学习新知、结交朋友、展示才华的广阔平台,营造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温情社区生态。这“三位一体”的协同格局,让昆明成为长者心之所向的“养老福地”,使“颐养春城”的愿景照进现实。
奔向未来,以“代际融合”定义新质生产力的春城高度。青年人的创新活力,可以为传统的养老产业注入科技元素,开发出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智慧养老产品。而银发族所需要的康养产业的蓬勃发展,又为包括青年在内的社会各群体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这种代际之间的融合与产业之间的互补,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让城市的不同年龄群体不再是割裂的孤岛,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伙伴,共同推动着城市的繁荣与进步。未来,春城将持续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精准把握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生态优势,并创新构建科学治理模式。以新质生产力为青年铺就机遇之路,以康养福地为长者安放晚年生活,更以多元共治的智慧,构建起强大的“人才引力场”与“幸福栖息地”。
春城旅居潮涌,涌动的不仅是人口,更是希望与温情交织的城市脉动。青年才俊在这里找到挥洒才华的舞台,白发苍颜在这里安享岁月静好的从容,代际之间在此共同激励、相互滋养,昆明便不仅仅是一座地理意义上的春城,更升华为一座承载着生命全周期美好向往的“理想之城”。(评论员 张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