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并听取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云南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从“实力春城、温馨春城、开放春城、绿美春城、幸福春城、效能春城”的“六个春城”战略提出以来,昆明始终以创新为笔,为发展着墨,在做优特色产业、丰富民生服务、打造富美城市上持续发力,以智慧方案让“春城”之名焕发出时代新意。
聚焦优势资源,树立创新思维,解锁“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创新密码”。《齐民要术》言: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遵循客观规律,尊重个性差异,正是我们地方治理的制胜秘诀。近年以来,昆明突破旧有思维,以科技创新重塑竞争核心,用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能。滇中新区,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高新芯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广袤土地,“光伏+高原特色农业”模式四处开花,智慧农业系统重新叙说农耕故事。从“制造”到“智造”,从“创新”到“融合”,昆明明确自身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用好资源,加快构建起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昆明建设赋能加码。
关注生活环境,释放社会活力,激荡“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服务热潮”。“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从精简行政流程到数字政务一键办,从基层减负到民生调研,昆明正是通过轻装简从、民呼我应的高效行政效率,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利好政策变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实景。应对多元化民生需要,昆明搭建政务服务“云上大厅”,创新应用场景,通过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上线“e办通”,让群众在“家门口”完成办理需要。不仅如此,昆明在各项民生事业上持续发力,桩桩件件群众反映强烈、迫在眉睫的痛点、难点问题的解决,2024年,昆明新组建14个基础教育集团,城镇新增就业21.04万人,并建设“幸福里”社区5个、零工市场8个,切实将民生问题的痛点转化成群众满意的闪光点。
突出生态优势,写好绿美文章,绘就“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幸福画卷”。云岭风光、民族风情……近年来,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昆明频频“刷屏”、凭借旅游产业享誉世界。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昆明最亮眼的成绩,更是持续发展的核心优势。自生态治理启动以来,昆明就持续走在前沿,通过综合治理、产业升级、政策规范、责任划分等各类方式,让青山绿水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基底。2024年,昆明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滇池全湖水质连续7年保持Ⅳ类,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不仅如此,各类文旅产业更是蓬勃发展,滇池成为网红打卡地,鲜花产业供应全球,康养胜地连片出现,在绿色转型、生态发展的道路上提供特色范本,为春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评论员 段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