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文类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借势“银发经济”春潮,共绘春城发展新蓝图
昆明信息港    07-10 10:27:37

坐拥 “四季如春” 天然康养优势,昆明市凭借年均 15℃的宜人气候、丰富的生态文旅资源与日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正成为“银发经济”扎根生长的理想沃土。在2025年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这座 “春城” 正加速激活“银发经济”潜力,以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为支点,撬动经济增长新动能,书写城市发展与民生福祉双赢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曾着重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发布的数据,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0%,这意味着我国老年人群体规模持续扩大,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银发经济”应运而生且发展势头迅猛。据相关测算,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目前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预计到 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左右,潜力巨大。其中,养老服务业、老年用品消费、老年金融、健康、文旅等相关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昆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末昆明市常住人口为868.7万人,60岁以上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 16.64%,达144.5万人,且这一数据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一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虽带来了一定挑战,却也为昆明发展“银发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此宏观战略导向下,昆明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银发经济”发展部署,深度挖掘自身资源禀赋,构建起层次分明、结构完善的“银发经济”发展体系。2024年,云南省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银发经济”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与品牌化发展的具体路径,昆明市立足地方实际,持续完善制度建设,完成《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与《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并相继出台《“十四五”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覆盖全面、衔接有序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框架。

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夯实“银发经济”发展基础。昆明市着力构建梯度分明、功能完备的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持续优化资源配置,精准对接不同老年群体差异化服务需求。以五华区为典型样本,部分社区开展“一站式” 养老服务站试点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系统构建涵盖助餐、助浴、助医等十大类服务项目的供给体系。据统计数据,截至目前,昆明市已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24个、社区为老助餐站点270个,有效提升老年群体生活便利性与服务可及性。同时,昆明市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监管机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服务标准与动态评估体系,确保养老服务质量持续优化。目前,全市已形成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现代化养老服务格局,累计运营各类养老机构137个,培育出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养老服务企业与品牌,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服务底座。

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提升“银发经济”服务效能。在智慧养老领域,昆明市积极践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构建起功能完备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体系。拿西山区智慧养老社区的试点来说,老人们的床榻上,智能床垫静默值守,恰似忠诚的守护者;腕间的健康监测手环日夜相伴,宛如贴心的随身医师。这些设备以细致入微的感知,全方位捕捉老人的睡眠韵律、身体指标等重要健康数据,经智能算法进行异常行为识别与风险预警,一旦触发预设阈值,系统将立即启动分级响应机制,联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家属实施应急处置。此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犹如一张细密的网络,将分散的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巧妙整合,构建起集约高效的生活服务供给体系。截至目前,昆明市已有多个社区完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部署,服务覆盖老年群体超5万人,通过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推动产业融合,打造“银发经济”新业态。昆明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产业融合为核心驱动,积极探索康养文旅、医养结合的特色银发经济发展模式。在文旅康养融合领域,石林风景区充分发挥世界自然遗产优势,针对老年客群推出定制化康养旅游产品:设计低强度游览路线、配备专业医护团队全程跟进、联动周边住宿业态完成适老化改造升级。景区内无障碍步道串联核心景观,酒店增设防滑卫浴、智能呼叫系统等设施,形成 “游、住、养” 一体化服务链条。数据显示,康养旅游项目落地后,石林景区老年游客量同比增长30%,带动住宿、餐饮等关联产业营收提升25%。在医养服务创新方面,昆明市也有妙招。通过构建 “医养结合” 生态圈,把医疗和养老紧密结合,不少养老院都和大医院牵上了线,给老人看病开辟了 “绿色通道”,通过远程诊疗、定期巡诊、双向转诊等机制,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无缝衔接。这种 “家门口的医疗站” 模式让老人在养老院就能随时看医生,慢性病有人管,生急病也不耽误,生活更安心。这种医养结合新模式,不仅让老人们日子过得更好,还成了昆明发展“银发经济”的新亮点。

强化人才培育体系,稳固“银发经济”人才基座。专业人才是“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昆明市积极构建校地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着力探索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昆明卫生职业学院老年护理专业建设为例,该专业构建起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深度融合的双轨制教学体系,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专业教育,学生们既能学到专业的老年护理知识,又能掌握实用的护理技能,毕业就能上岗干活,有效推动理论知识向专业实践能力转化。同时,昆明市建立常态化职业提升机制,定期开展养老服务专项培训与技能竞赛。五华区举办的养老服务技能大赛,已成为行业交流的重要平台,参赛人员通过竞技切磋、经验共享,持续提升专业素养。目前,昆明市累计培育专业养老服务人员超 3000 人,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为“银发经济”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让 “银发经济” 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让 “春城” 的温暖惠及每一个耄耋老人。在政策的持续护航、科技的强力支撑、产业融合的蓬勃推进以及人才队伍的坚实保障下,昆明将不断拓展银发经济的边界,让这座 “春城” 不仅成为老年群体安享晚年的温馨家园,更成为全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城市,向世界展现中国养老产业的 “昆明方案”。(评论员 曾文君)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