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文类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解码昆明野生菌“热经济”:新质生产力按下产业升级加速键
昆明信息港    07-11 16:59:53

随着雨季来临,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每日交易量从端午节前的10吨攀升至30吨左右,牛肝菌、鸡枞、松茸等“明星菌”批量上市,吸引着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小小的野生菌,正以燎原之势,成为拉动昆明经济发展、推动文旅融合的新引擎,而新质生产力,无疑是为这一产业腾飞注入的强劲动力。

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创新驱动,是科技、人才、创新理念深度融合催生的全新生产能力。在昆明野生菌消费产业中,其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从科研领域来看,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多年深耕,成功驯化选育出“云鸡枞1号”等5个长根菇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形态、口感、品质上与传统鸡枞菌相似,营养价值颇高,且实现了商业化栽培。这一成果不仅拓展了野生菌的供给种类,更突破了野生菌受自然条件限制、产量不稳定的瓶颈,为产业规模化发展筑牢根基。通过人工培育,稳定且充足的货源供应,让曾经价格高昂的“山珍”有望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刺激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容。

消费场景的创新拓展,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力的关键方向。当下,游客已不满足于单纯品尝野生菌,昆明顺势而为,启动“避暑食菌季”活动,精心规划多条避暑、采菌路线,将野生菌与旅游深度捆绑。在茂密山林间,跟随经验丰富的向导寻菌,体验大自然的馈赠;走进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感受全国最大野生菌交易市场的热闹喧嚣,挑选心仪菌品;再到当地特色餐馆,品尝一顿鲜香四溢的菌菇盛宴……这种集采摘、交易、美食体验于一体的产业链,全方位满足了游客的感官需求,为旅游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仅微博话题#2024昆明旅游避暑食菌季#阅读量就达4560.6万,全网流量更是超1.6亿次,可见其吸引力之强。与此同时,新的消费场景也催生了众多新兴职业,洗菌工、刮菌工、鉴定师、直播带货主播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形成了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野生菌加工领域同样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焕发生机。过去,云南野生菌加工以油炸等传统方式为主,如今,技术革新让加工品类日益丰富。干片、即食片、野生菌酒、野生菌茶、菌酱等产品不断涌现,今年6月,雅乐鲜云南工厂在晋宁区建成启用,这座拥有9条现代化生产线、年产10万吨的加工基地,标志着昆明野生菌加工向规模化、现代化迈进。此外,野生菌文创产品、野生菌冰淇淋、野生菌月饼等特色商品也纷纷亮相,既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也让野生菌文化以更多元的形式传播出去,成为“带得走的云南”,引领时尚消费新潮流。

从宏观层面看,昆明野生菌消费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的生动范例。它不仅彰显了昆明在挖掘地域特色资源、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的决心与成效,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野生菌产业依托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而生,在新质生产力作用下,实现了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的高效转化,做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两不误。放眼未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创新持续深入,昆明野生菌消费产业有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凭借“世界野生菌看中国,中国野生菌看云南”的美誉,将云南的鲜美滋味与独特文化传播至全球各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特色产业的魅力与实力,为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昆明野生菌消费产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催化下,正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区域走向世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也为其他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评论员 江昱霏)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