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文类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从昆明看云南,银发经济如何开启旅居新篇
昆明信息港    07-11 17:06:07

每至秋冬,昆明就热闹了起来。来自川渝、东北、江浙等地的银发族,如同候鸟般纷纷抵达。昆明年均温度1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样舒适的气候,对于不少有关节炎等病痛的老人而言,实在是太有吸引力。滇池畔的古滇康养园等地,早已被提前“占领”,成了老人们的临时家园。

昆明的养老设施也在不断完善。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6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139.5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昆明积极行动。目前全市有各类养老机构140家,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9个,乡镇(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7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24个,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1217个,社区为老助餐站253个,各类养老床位达3.32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6.2%。不仅能让老人们住得下,还能住得好。

在政策方面,昆明也下足了功夫。优化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等领域的投入,对从事银发经济领域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优惠,鼓励银行与养老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同时,重视人才队伍培养,鼓励高校设立养老护理专业,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展专业培训课程,还推广志愿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昆明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产业园区和基地,吸引养老服务、健康保健、康复辅具等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与周边地区合作联动,共同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并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此外,积极组建旅居养老产业合作平台,利用昆明的区位和气候优势,打造旅居养老目的地,发展“银发+文旅”“银发+特色食品”“银发+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

昆明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恰似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云南发展康养旅居产业的巨大优势。云南全省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横断山脉的巍峨壮丽、澜沧江的奔涌不息,孕育出石林、玉龙雪山、普达措等世界级自然景观,为银发群体提供了亲近自然、修身养性的绝佳场所。从北至南,云南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既有香格里拉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西双版纳的热带风情,四季皆可找到适宜居住的“温度带”,这是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

在医疗资源配套上,云南正加快构建“医养结合”的康养体系。以昆明为核心,众多三甲医院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同时引入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在肿瘤防治、慢性病管理等领域形成专业优势;玉溪、腾冲等地依托温泉资源,打造集康复理疗、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特色康养基地。此外,云南26个民族共生共荣,各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传统医药、节庆民俗,为康养旅居注入深厚文化内涵。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的火把节,不仅能让老年人体验多彩民俗,还能通过傣医傣药、彝医药等传统医学,感受民族智慧在康养领域的独特魅力。

依托这些优势,云南正以全域旅游思维串联起各地特色康养资源:大理的苍山洱海适合慢节奏旅居,丽江古城适合文化浸润式养老,普洱的万亩茶园则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未来,云南若能持续整合资源、完善配套、优化服务,必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银发群体心中的康养旅居胜地,让“彩云之南”不仅是诗与远方,更成为温暖安心的“第二故乡”,为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评论员 江昱霏)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