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文类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从南博会试吃台中看云南农业的开放密码
昆明信息港    07-21 18:08:52

回味起第 9 届南博会的余韵,除了伊朗夫妻穿越中东硝烟的参展身影,我们还看见,现代农业馆试吃台的烟火蒸腾——人们在试吃区前围成一个个小小旋涡,猫哆哩的酸角糕刚递到掌心,嗅着单山蘸水的香辣气息,菌汤包的鲜气就漫了过来。这些带着云南山野气息的特色吃食,蕴含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拥抱开放的发展密码。

酸角糕包裹着地热河谷的阳光、菌汤包锁着山野经济的鲜润、单山蘸水浓缩着调味产业的匠心......试吃台上的云南风味,实则是云南农业现代产业链的缩影。猫哆哩把酸角从“野果子”变成年产值过亿的零食矩阵,单山蘸水让云南辣走向全国餐桌,菌汤包将分散的林下资源整合成标准化产品——云南农业正以“小零食”“小调料”为切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细分赛道里闯出大天地。

南博会的独特价值,正在于给这些“云南风味”搭起通向世界的展台。当参展商把酸角糕放进东南亚客商的手中,当单山蘸水的配方引发跨境调味企业的讨论,这些试吃台上的日常美味,便成为云南农业对接现代市场的“介绍信”。借助展会平台,云南不仅展示当地农业的创新成果,更在推动高原特色农产品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进阶,让产业链延伸的红利,实实在在落到菌农、果农的口袋里。

试吃台的热闹背后,是云南农业锚定“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深耕。从南博会的开放窗口望去,这些带着泥土香的美味,正串联起乡村振兴的产业脉络,编织着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合作网络。一口云南风味里的甜酸鲜辣,不仅是舌尖的满足,更是高原特色农业拥抱开放、赋能振兴的生动注脚——这方试吃台的小天地,正托举起云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未来。(评论员 梁潇 武文捷)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