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文类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守护河湖清澜  绘就“人水共生”画卷
昆明信息港    07-22 17:42:48

水清岸绿,非仅为赏心悦目之景,更是惠及百姓宝贵资源。然而,翻开尘封历史档案,曾经滇池蓝藻如绿毯般覆盖水面,盘龙江水体散发异味,成为春城昆明难以愈合伤疤。城市扩张、环湖开发、污水直排,人类索取无度终于触碰到自然底线,曾经滋养生命母亲湖发出了沉重喘息。面对困境,昆明选择以壮士断腕勇气踏上救赎之路,把滇池、阳宗海、盘龙江、牛栏江等高原河湖作为水生态治理发力点,持续推进湿地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城市污水系统整治、中小河流水生态修复,不仅让“高原明珠”滇池重新焕发清澈光彩,更以水为脉,将绿色发展生机源源不断注入寻常百姓家,惠及百万春城人民。

滇池碧波,盘龙江倒影,无声诉说着昆明守护绿水青山决心与成效。这高原之上清水涅槃,不仅筑牢了西南生态屏障,更以其生动实践启示着我们,水生态修复非一日之功,而是漫长而艰辛跋涉,需要持之以恒地投入、科学精准施策和坚定不移执行力。

问题表象在水中,根子在岸上,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鼓励引导上下游、左右岸地区开展跨界协同联动,推动流域上下游建立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全城区水系、排水管网与周边河湖、水库等联排联调运行管理模式,实现多方投入、多元共治。

水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强化顶层设计,逐步筑牢政策支持、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公众参与“四大支柱”,构建起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美丽河湖建设、应急响应、监督评估、水质监测体系、汛期污染与防治“八大支撑体系”。

水生态保护治理最终落脚点是惠及民生、促进发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获得感、幸福感。如今,昆明清流正向着更加美好未来奔涌不息。水清岸绿、环境优美乡村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带动百姓增收致富。滇池畔骑行、盘龙江边散步、翠湖观鸥成为外地游客固定打卡点。人水和谐共生生动画卷,正全力书写着生态惠民昆明答卷。

清流永续印证是昆明责任担当,人水共生展现是昆明治水智慧。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昆明市作为生态建设桥头堡和排头兵,唯有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源头减污、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思路,以系统思维守护水循环,以坚定行动偿还生态旧账,以持续智慧谋求人水和谐,方能真正守护住那哺育生命源头活水。(评论员 保学涛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