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的智能交易大厅,一朵玫瑰从采摘到全球消费者手中的时间,已从过去的72小时压缩至48小时。这场以数字技术为引擎的“鲜花革命”,正是昆明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为“产业春城”建设注入澎湃动能,更在“旅居云南·昆明实践”中勾勒出诗意与发展共融的城市新貌。
数字蝶变:花卉产业的“智慧升维”
作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卉依托5G、区块链等技术,构建起“数字花链”生态。交易平台实时汇聚全国多个花卉基地的供需数据。在晋宁花卉产业园,智能温室里的传感器实时监测湿度、光照,自动化设备根据数据调整生长环境,多种花卉产量提升迅速。数字技术不仅打破“看天吃饭”的传统桎梏,更催生“云花定制”等新业态——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云南花农可根据需求定向培育花色、花型,让昆明花卉从“规模竞争”迈向“价值竞争”,成为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升级的典型样本。
旅居叙事:以花为媒的生活美学
“在斗南花市挑一束清晨绽放的百合,沿着滇池步道漫步,花香与湖风交织成诗。”来自某地的旅居者陈先生,在社交媒体分享的“花漾昆明”vlog收获百万点赞。昆明将花卉产业与旅居经济深度融合,打造“鲜花+民宿+文旅”场景:呈贡的“花巷民宿”集群,每家民宿都设有花艺工坊,游客可学习插花技艺;安宁的“玫瑰小镇”,玫瑰精油制作体验、玫瑰主题下午茶成为吸睛亮点。昆明以花卉为主题的旅居产品订单量增长迅速,“花开四季,旅居春城”的品牌形象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数字传播渠道,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游客,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昆明具象化为“花香满径的诗意栖居”。
能级跃升:数字基建的“乘数效应”
新质生产力的辐射效应,正重塑昆明城市发展格局。依托花卉产业的数字底座,昆明在物流、冷链等领域加速布局:亚洲花卉冷链物流中心建成后,可实现24小时内鲜花直达全国主要城市,48小时通达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城市治理,在呈贡新区构建的虚拟城市模型,实时模拟交通、能耗等数据,为城市规划提供精准决策支持。更值得关注的是,花卉产业的数字创新催生人才集聚效应——2024年昆明花卉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专业主播、运营人员,“数字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城市经济密度,更在生态、人文等维度塑造“数字韧性”,为“六个春城”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能。
从田间花海到数字云端,从旅居体验到城市基建,新质生产力如同一束强光,照亮昆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当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耦合,当产业升级与生活美学双向奔赴,春城正以“花经济”为支点,撬动城市能级的跨越式提升,在新时代的画卷上绘就“新”火燎原的壮丽图景。未来,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持续赋能,昆明必将在产业创新、城市治理、民生改善等领域续写更多精彩,让“春城之美”既有数字驱动的硬核实力,更有诗意栖居的情感温度,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样本。(评论员 杜学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