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文类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聚天下“新”火,燃春城未来
昆明信息港    07-24 11:10:34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在当今时代,区域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曾殷切嘱托:“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为昆明在新时代的人才战略奠定了根本遵循。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是全省发展的核心引擎,肩负着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在于汇聚各方英才,让人才成为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政策筑巢引凤栖,构建“近悦远来”强磁场。引才如引活水,需精心开凿“政策渠”。昆明着力打造以《昆明市“春城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试行)》为龙头的多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其核心在于精准匹配城市发展脉搏,围绕生物医药大健康、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主攻方向,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等专项,对顶尖人才团队最高给予数千万元项目经费支持。据相关部门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市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数量实现显著增长,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政策“强磁场”效应日益彰显。政策温度更体现在“关键小事”上。昆明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构建从购房补贴、租赁补贴到高品质人才公寓的安居保障链。昆明市委组织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建成人才公寓超5000套,为近万名人才提供安居保障。当青年科技才俊在呈贡信息产业园区的人才社区“拎包入住”,当海归博士在滇中新区的科学家公寓潜心攻关,“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正是人才扎根春城最坚实的基石。

产业为台展英才,锻造“人城共进”主引擎。良木需沃土滋养,唯有扎根适宜的土壤,人才方能拔节生长,实现价值。昆明深度融合人才链与产业链,驱动产业前沿创新浪潮澎湃涌动。人因产业而聚集,产业因人而兴盛。闻泰科技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凭借昆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完善的产业配套,广纳贤才,吸引了数百名高端研发及技术精英汇聚于此。2024年,闻泰科技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全产业链产值一路高歌猛进,成功突破500亿元大关,当之无愧地成为“昆明智造”的耀眼标杆。于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昆明以人才引领产业升级的脉络愈发清晰可辨。云南白药集团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这一坚实平台,广揽全球顶尖药物研发人才,在创新的征程上硕果累累,其明星产品“痛舒胶囊”等创新中药成果斐然,有力地推动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向着价值链的高端奋勇攀升。云南贵金属新材料集团,凭借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强大引力,汇聚了大批材料领域的卓越专家。他们研发的高性能贵金属材料,成功应用于航天、新能源等前沿尖端领域。这一切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在产业这片肥沃的土壤上辛勤耕耘,正是昆明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的坚实底气所在 。

生态雨润活水来,涵养“热带雨林”创新境。引才育才,贵在营造“如鱼得水”的生态。昆明着力打通产学研融合“任督二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汇集顶尖科研人才,更通过成果转化机制,孵化出多家生物科技企业,让“实验室里的论文”变为“生产线上的产品”。云南大学联合华为等头部企业在昆明建立联合实验室,为本地培养、留用大批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青年才俊。“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更需阳光雨露。昆明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城市综合吸引力。“春城创业走廊”及各类双创平台蓬勃发展,昆明市科技局数据显示,2024 年全市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孵化企业近3600家,带动就业超十万人。当政策阳光、金融“活水”、服务土壤与宽容氛围交织,昆明正从“风景春城”迈向“机遇春城”,让每一颗创新的种子都能破土参天。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昆明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其每一笔绚烂描绘都离不开人才这一最活跃的创新因子。从政策磁场的精心构筑,到产业平台的坚实支撑,再到创新生态的雨露滋养,昆明正以最大诚意汇聚天下英才“新”火,当无数“新”火在春城大地上竞相闪耀、彼此激荡,终将汇聚成驱动昆明向“新”而行的燎原之势。执人才为钥,启昆明高质量发展之门。昆明必将在时代潮头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华,这光华,属于每一位奋斗者,更属于这座“春天常驻”的希望之城。(评论员 曾文君)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