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常给人冰冷、机械之感,是人们匆匆通勤的工具。但在昆明,地铁却变身传递文化、温暖与便捷的“城市会客厅”,让每个人都能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独特魅力。
昆明北站地铁4号线与2号线交汇处,有个“昆4N空间”。每周五,这里就成了“全民共享的文化沙龙”。滇戏非遗传承人甩动水袖,似灵动彩蝶;云南方言脱口秀妙语连珠,引得阵阵欢笑。艺术让冰冷的地铁通道变得温馨宜人。萨克斯、单簧管的旋律如潺潺溪流,淌入人们心田。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步履匆匆的旅客、银发苍苍的老人、背着书包的学生,纷纷停下脚步,举起手机记录这意外浪漫。西装大叔沉醉于旋律,仿佛在畅想人生;校服少年不自觉跟唱,青春活力四溢;银发老者凝神倾听,眼中闪烁光芒。“音为有你”,为单调的通勤旅程增添了情感色彩,让人们的心灵得到触动。
“昆4N空间”创新“文化 + 交通”模式,“N”寓意多元文化与无限可能。缅甸铊舞与云南彝族打歌同台竞技,舞者身姿矫健、步伐灵动;泰国孔剧面具与大理扎染布艺交相辉映,色彩斑斓、美不胜收。不同文化通过艺术语言相互转译,构建起国际文化链条。昆明作为“一带一路”中南亚东南亚核心节点城市和辐射中心枢纽,在此尽显温情与包容。南博会期间,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以及全国各地的参展商汇聚于此,促进了新兴生产力成果的跨国界交流合作。“昆4N空间”为客商提供了体验本土文化的机会,拉近了彼此距离,将地铁站升级为“可感知的文化传播场”,强化了昆明“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的定位,塑造了城市既有深厚底蕴又充满活力的形象。数据显示,活动启动后,火车北站周五晚间客流量同比增长30%,60%的乘客特意提前下班来听音乐会,艺术成为城市吸引力的新亮点。
旅游旺季时,昆明地铁站曾是行李箱的“露天博览会”。游客拖着行李箱穿梭,为寄存行李四处奔波,疲惫不堪。如今,地铁大厅的智能寄存柜解决了这一难题。游客扫码即可存下行李。若行李超时未取,系统先发送温馨提醒,而非直接扣费。这一便民设施让游客卸下负担,轻松融入旅程。在火车北站,游客可乘坐“移动花房、动态花廊”的4号线前往花都斗南,感受花卉的芬芳;或搭乘1、2号线前往南屏昆明老街,领略历史底蕴与市井生活;还能踏上串联滇池、世博园、翠湖、圆通山的“黄金旅游线”5号线,领略春城魅力。返程时取行李乘地铁直达机场或高铁,便捷又轻松。昆明的温暖贴心,让游客感受到被城市温柔以待的幸福。
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人们对“意义感”的追求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昆明地铁里的音乐与行李,看似无关,实则共同指向创造归属感这一核心。在城市化2.0时代,城市竞争力不在于高楼大厦数量,而在于能否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的场景。昆明地铁通过艺术为公共空间注入活力,以科技优化服务体验,织就“可听、可观、可融入”的城市画卷。音符编织归途,带来心灵慰藉;智慧托举行囊,给予人文关怀。市民与游客在此寻觅到专属温暖,感受云南独特韵味,体验智慧城市美好,生动诠释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冰冷的地铁站,昆明以创新赋予城市温暖。在这里,艺术文化与生活相伴,让匆匆的你在地铁里找到了感动与归属,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评论员 许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