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文类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破题“春城之变”
昆明信息港    07-27 18:46:16

高质量发展致力推动经济发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昆明在发展上具备“五大优势”“三大机遇”,但也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以“小切口”破题高质量发展,从整体出发、把握规律、发挥优势,推动春城发展思维、模式、格局为之一变,以产业高质量助力“六个春城”建设,为实现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贡献省会力量。

以系统观念破题,变“条块分割”为“资源整合”。“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系统观念是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系统观念推进“春城之变”,变的是思维,不变的是资源。过去,昆明处于某地有生产企业,却缺矿产资源,或是某地有矿产资源,却缺产业链配套;要发展产业,但空间受限,或有空间,但缺产业的困局。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如同一根线,串联起各自为营的发展局面。通过用好沪滇协作机制,推进“四区”联动发展,解决了主城核心区空间受限、远郊县区项目缺乏、合作招商动力不足等问题,规避了同质化、内卷式竞争,实现了全市产业发展“一盘棋”。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坚持系统思维,一体谋划推进,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资源精准高效配置,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以守正创新破题,变“制度藩篱”为“政策支撑”。“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守正创新要求我们遵循事物本质规律,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从小渔村逆袭为一线城市的深圳,正是因时而变、打破旧制,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体现。2022年4月昆明市托管磨憨,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探索“8+N”重点产业链体系、跨区域产业协作“1+2+N”机制等政策机制,以制度变革、区域协作、精准招商等方式,撬动政策、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向磨憨聚集,实现了资源整合、功能叠加、利益共享。这一机制创新,遵循区域经济规律,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解决产业发展“烦恼”。迈向“高质量”,我们需要认清发展形势,把准发展规律,以机制创新凝聚合力,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优势互补破题,变“市场困境”为“市场机遇”。“协,众之同合也”。因地制宜、立足特色才能找到比较优势,而优势互补则能发挥“1+1>2”的效果。曾经省会不沿海、边城少支撑、产业碎片化、产品靠内销,制约着昆明、磨憨两地市场环境。通过托管促进优势互补,深化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抢抓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发展机遇,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集聚,把区位优势、通道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打开了服务14亿国内大市场,面向25亿人口的南亚东南亚市场,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未来,我们要继续深耕优势特色,创新协同方式,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昆明文化底蕴、生态资源、产业基础等发展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让云花、云果、云菜等大批“云品”走进北上广、销往海内外,让“春城之变”托起“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评论员 杨申)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