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文类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挑大梁 当好“排头兵” 于务实中见“官渡担当”
昆明信息港    07-29 16:35:57

时间过半,答卷初显。官渡区上半年经济发展传递出令人振奋的积极信号:全区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为全市发展大局提供了坚实支撑。

这份亮眼的“期中成绩单”,并非偶然。它深植于2024年官渡成功逆袭、动能显著跃升的厚土沃壤,是其发展模式历经压力测试愈发成熟、在更高基数上持续精进的必然成果,是难能可贵的“高基数上的稳进”。

尤为可贵的是,官渡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以占全市显著份额的经济贡献,有力诠释了真正的挑大梁和“官渡担当”。

高处不胜寒,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挑起大梁,当好排头兵,实现“官渡担当”。

挑大梁,要有“量”的支撑保障,也要有“质”的示范带动。

话说得再漂亮也没用,事干得给力才真诚。去年,官渡区在全省首创官小服品牌,官小服从落地的那一天起,就意味着这不只是简单的上门服务,而是县域层面政务服务的一场深刻革命。今年上半年,官小服AI程序将国家、省、市、区四级164项政策浓缩为“政策雷达”,实现“扫码问答,秒级响应”,让政策红利直达43万市场主体的“神经末梢”。而对于无数经营主体,尤其民营企业来说,这种被“捧在心上”的温度不言而喻,对于官渡自身,这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县域治理从粗放走向精细、从管理走向赋能的标志性转变,直接提升了区域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和吸引力。

挑大梁,就要融入大局,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区域协作中挖掘发展潜能。

挂牌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云南产业服务中心,“市场采购贸易+澜湄线混装模式”首单测试成功……尽管不临海、不沿边,但官渡却的的确确占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挥好这一优势、用好对外开放契机,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篇“借一缕阳光,赢满室灿烂”的文章做得生动鲜活。正可谓“好风凭借力”,抓住机遇、开拓空间,方能无惧外部环境之变,让发展的“底盘”扎得更牢、更稳。近期,官渡借力第9届南博会,举办数字贸易出海活动,启动数字贸易出海基地并签约25个多元领域项目,发布专项政策推动“资源—产业—市场”跨境闭环建设。同时,“天然橡胶现货交收平台”正式启航,凭借创新的“186”服务模式,试运行即实现交易额超30亿元,这不仅是外贸提速,更是为县域经济深度融入国际循环、提升价值链位势探路。

挑大梁者须自觉攀“高”向“新”,才能赢得先机。

一直以来,商贸是官渡传统优势,如何让“老树长出新枝”?今年以来,官渡精耕传统优势,深挖其升级潜力,在螺蛳湾片区全力打造官渡区数据产业高地,现入驻642户企业。同时,基于自身条件(区位、政策)和未来趋势(低空经济、新能源),敢于布局、精心培育新赛道,向新质生产力要动能,努力实现从“星河点点”到“星光灿烂”,从“链式招商”促成20个项目签约落地,到数据交易、低空配送、智慧法务、要素交易平台等多点开花,当下,官渡区正努力构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相互支撑的现代产业生态体系。这种生态化的布局,既激活传统优势,又加速新兴集聚,显著增强了经济韧性,增强了县域经济抵抗单一风险的能力,是官渡追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大梁之重,重不过破局之志;征途之远,远不及攀登者目光所及!2025年,征程已过半,官渡的每一步,都在印证:挑大梁,是于实处用力;显担当,是向深处扎根。下半年,官渡将依旧脚踏实地,让增长更有分量,让发展更见初心。(评论员 熊楠)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