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中,螳川大地涌动着澎湃的发展活力,为广大青年搭建起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新时代的广大共青团员,当以远大理想为帆,以壮丽事业为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属于青春的灿烂华章。
奋斗,是大写的青春。实践告诉我们,把青春奋斗汇入时代洪流,练的是真功夫,成的是大境界。以热爱滋养青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螳川大地最需要的地方;凭勇敢担当使命,使青年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青春孕育美好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未来。在螳川大地,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到乡村振兴,处处涌动着发展的活力,处处蕴藏着建功立业的契机。这是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更是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黄金时代。
青年“如朝阳,如乳虎,如铁路,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青春,总在坚持与奋斗中得以彰显和绽放。BCC美丽龙山有氧计划主理人刘禹彤,放弃大城市的优渥工作,带领一群90后的“愣头青年”在安宁龙山,结合龙山原始地貌,将“生活美学”和“场景营造”融入乡村历史风貌。以“村寨+企业”的经营模式,发动村民开办“龙山集市”,通过集中摆摊、售卖农特产品,及通过开办农家乐,为游客提供特色餐饮,实现增收致富。让青春与乡村产生链接与共情,希望用新农人的方式解锁乡村,讲述一个用“魔法”打败“魔法”的螳川青春故事。青年将根深深扎入大地,将人生融入祖国的大江大河,这是国家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人民的殷切期盼。实际行动证明,青年把个人理想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就能在希望的田野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毕业于云南开放大学的安宁市金方街道凌波社区党委副书记徐燕,学以致用,把“协作自治”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深入小区了解居民“急难愁盼”,创新提出民生“微提案”,化解退休职工社会化矛盾,解决小区业主与物管之间的问题,进一步提升4273户住户,总人口12180人,退休职工占65%以上的老旧小区居民主动参与度、投身到社区自治工作中来。凌波社区探索形成以“美在凌波、爱在凌波、宜在凌波”为目标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贡献中坚力量。正是无数像徐燕这样的青年,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转化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在平凡岗位上诠释着青春的价值。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以青春之名,将理想信念融入螳川大地的建设,必将在创业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走进安宁市县街街道石庄村委会独房子村、甸心村,一排排民居错落有致,庭院干净整洁、村内鲜花绽放,目之所及皆风景,令人心旷神怡。这完全得益于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的钱奕霖。2021年1月当选石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后,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以产业为基、文化为魂,争取中央衔接资金70万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511万元,深度挖掘石庄村历史文化,打造滇剧村,织密红色网格,走乡村善治之路,奏响了产业兴旺、百姓宜居、文化繁荣的乡村振兴新乐章。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螳川青年应请及时找准人生“触点”,引爆青春“燃点”。以青春之名,扎根螳川大地,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把理想信念化作前行的动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相信在广大青年的共同努力下,螳川大地必将绘就更加壮美的发展画卷。(评论员 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