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视频类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从绿道生态美学里读懂昆明芳华
昆明信息港    08-06 15:35:16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最新一站来到了咱们春城——昆明。其中解锁中式生态美学的滇池绿道,为这次探访之旅打开了一幅独特画卷。

总长137公里的滇池绿道,就像一条“会呼吸”的翡翠项链,串联起昆明的湖光山色与城乡烟火。今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可复制经验清单》,让昆明滇池绿道建设经验走向全国。滇池绿道以自然为笔、以匠心为墨,在山水之间勾勒出城市与自然最和谐的共生图景,蕴藏着昆明向绿而行的发展密码。

它生态优先,是递给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滇池,曾经历过生态的阵痛。绿道的建设巧妙地守护着它的“生态边界”。建设者们心怀敬畏,尽量少打扰,多修复,最大限度保留湖滨生态空间。环滇池湿地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13.1%提升到现在约81%,滇池湿地植物、鸟类物种数分别增长30%和97%,水雉(zhì)等珍稀鸟类重现湖滩。这条绿道,是昆明献给生态修复的一份温柔答卷。

它开放共享,让生态红利触手可及。绿道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目前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外侧公路满足通勤,中间主游径供骑行漫步,内侧生态步道用于科研。沿途40多座驿站和智慧公厕,构建起“15分钟便民服务圈”。更可贵的是,这条“项链”,把沿线晋宁小渔村、牛恋村等 20 多个美丽村落也串了起来,借绿道发展民宿、文创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村民收入显著提升,真正实现“绿色福利”全民共享。

它景城融合,藏着都市里的诗与远方。干沟尾湿地的“天空之镜”倒映着流云,卧龙古渔村复原“渔浦(pǔ)星灯”的古景,百年螺蛳(sī)壳墙诉说着渔耕文化,大观楼长联和高峣(yáo)古渡在绿道的串联下重焕生机,沙堤村油菜花田里的绿皮火车引无数游客打卡,滇池东岸一场咖啡嘉年华吸引65万人,拉动近亿消费……这条“行走的风景带”,既承载着市民对自然的向往,也成为昆明历史、文化、经济的流动载体。

滇池绿道的成功,破解了城市发展的核心命题:生态保护不是成本,而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这条“翡翠项链”,串起的不仅是绝美风景,更是生态之道、幸福之道、发展之道。它让昆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守护住了那份珍贵的诗意与生机,为全国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温暖而智慧的“昆明方案”。(评论员 谢子惠 李菁 黄潇云 刘长所)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