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昆明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好全省发展排头兵的关键一招。当前,昆明改革开放站在新的起点,必须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潜力、向创新要活力。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添动力增活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向改革要动力。近年来,全市通过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接续实施系列三年行动,“六个春城”建设取得新的积极进展。但当前的昆明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结构调整的攻坚期、经济运行的承压期,发展的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只有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才能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中各类困难问题,穿越周期、行稳致远。必须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抓实309项改革举措,加快推动示范性、带动性强的改革举措落地,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昆明实践注入不竭动力源泉。
向开放要潜力。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七次全会作出一系列部署,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统筹抓好通道建设、对外贸易等各项工作,着力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把开放的蛋糕做大。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推动磨憨开发建设全面提速。打好对外开放主动牌,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更好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用好GMS会议平台取得的丰硕成果,积极争取更多国际性组织机构、重大会议和展览活动落地昆明。促进中老铁路城市联盟实体化运行。持续织密国际友城网络,在更多领域深化务实合作,更好服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向创新要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广泛渗透,带动了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重大产业和技术变革。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催生”了新质生产力。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云南,大多数的科研院所集中在昆明,要依托科研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昆明科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将创新资源、科研成果运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推进企业与研发力量对接,大力发展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改革催生活力,开放带来进步,高水平对外开放能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空间,也必将为推进“六个春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开放者赢,惟创新者强。新征程上,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昆明实践,共同谱写开放合作、共谋发展、共赢未来新篇章。(昆明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