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公安全链条护航“食菌季” 筑牢群众“舌尖安全”防线
正值野生菌食用旺季,8月7日,昆明市公安局召开“守护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昆明公安“警景相随・平安秋菌” 主题推介会,通报全市公安系统在野生菌食用季及暑期期间,通过多维度防控、多部门联动,为群众平安食菌和暑期出行保驾护航的工作成效。
在云南当“野生菌猎人”是种什么体验?
你会为了采一朵菌来云南吗? 每年夏天,云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短信如约而至,这份提醒也被网友们称为“云南人上山采菌的信号”。 近年来,跟着向导进山捡菌子已成为云南旅游的新爆款,亲子研学、深度体验、菌子宴制作等多种玩法备受青睐。
病从口入 夏季警惕“舌尖上的风险”
高温潮湿的6—9月是野蘑菌的生长旺季,也是菌类爱好者的狂欢季节。然而,普陀区中心医院急诊科不久前却收治了2名食用菌类后出现呕吐、腹部绞痛等不适症状的患者。所幸就医及时,经治疗已康复出院。目前,市场监督管理所已经对涉事店铺开展检查,重点检查菌类进货渠道和加工流程。
【昆港时评】云南野生菌盛宴开启 安全食用要谨记
随着雨季的到来,云南的野生菌盛宴再次拉开帷幕。美味与期待的背后,野生菌食用中毒的隐患也不容忽视。据报道,昆明一家医院5月以来已收治超过10名因食用野生菌而中毒的患者。每年5月至9月是野生菌中毒的高峰期,重症病例数量最多。不当食用野生菌,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谨防食用野生菌中毒 知识要点来了
云南野生菌种类繁多,很多毒菌外观和食用菌相比没有明显区别,很容易误食。您可别随意采摘、购买和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颜色鲜艳、霉变或幼小难以辨识的野生菌,采购野生菌应前往有正规资质的农贸市场或专业交易批发市场,不要随意在街边购买。 如何分辨菌子的毒性,可以记住“穿鞋戴帽不要吃”,指的是有菌盖、菌环、菌托的野生菌。 牢记吃菌三不:没有吃过的不要吃,不认识的不要吃,没有把握的不要吃,别为了一时的好奇和口腹之欲,菌没吃到,人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