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六家单位联合科考两年半 滇西北老君山解锁292个新物种
昆明信息港    10-25 19:23:38

10月22日,滇西北老君山科学考察成果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此次科考工作由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章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共同完成。本次科考历时两年半,首次系统、全面地揭示了老君山作为自然与人文瑰宝的全球性价值,不仅摸清了生态本底,更为其未来的科学保护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撑与明确的管理指引。

滇西北老君山是云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域之一,位于横断山脉的核心地带,是青藏高原演化、高原丹霞地貌、第四纪冰川演化的杰出代表地区,科考团队确认这里保存有92处重要地质遗迹,发育有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广、类型最全的高原丹霞地貌群。这片以高原丹霞地貌为基底天地,融合了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形成了自然与人文交织共融的独特景观体系,其科研与美学价值在世界范围内都显得尤为突出。

科考数据显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自然植被可划分为12个植被型、23个植被亚型、76个群系;记录维管植物165科736属2446种,大型真菌723种,陆生脊椎动物30目108科274属489种。本次考察还发现大型真菌新种12种,两栖动物新种2种;省级新记录植物2种,中国新记录大型真菌8种,老君山新记录大型真菌268种等。

老君山倭蛙(Nanorana laojunshanensis)

黎明龙蜥(Diploderma limingense)

本次调查发现的新物种:

1.杯密瑚菌Artomyces pteruloides、2.长柄拟牛肝菌Boletopsis longipes、3.大孢色孢菌Callistosporium macrosporum、4.拟脐杯离褶伞Clitolyophyllum paraumbilicatum、5.华黑盖新红孢牛肝菌Neoporphyrellus sinoalboater、6.宽盖多足菌Polypus latipileatus、7.宽孢假杯伞Pseudoclitocybe latispora、8.小脐赤雀菌Pyrrhulomyces umbilicatellus、9.云南华湿伞Sinohygrocybe yunnanensis、10.暗色拟韧革菌Stereopsis fusca、11.中国拟胶瑚菌属Tremellodendropsis sinensis、12.高山拟胶瑚菌Tremellodendropsis alpina

基于详实的调查数据,科考团队对老君山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显示,其年价值高达382.32亿元,重要生态系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78.49%,主要类型为暖温性针叶林和寒温性针叶林。然而,综合评估也揭示了一个关键问题:该区域生态系统整体脆弱,生态敏感性高,尤其在人类活动干扰和气候变化背景下,水土流失与生境退化的风险不容忽视。

本次科考的最终目标,远不止于“摸清家底”,更在于“守护未来”。团队依据调查与评估数据,针对性地提出了“分区、分级、分类”的系统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建议。

此次科考成果,如同解开了老君山的“生态密码”,这套凝聚了全体科考队员心血的科学方案,将为滇西北老君山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区域高质量发展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筑牢,提供坚实、长效的科学基石。(昆明信息港 记者曹芸)

编辑:曾子芮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