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花花绿绿的图表、大屏幕上滚动更新的数字、工作人员不断敲击在键盘上的指尖、电脑机箱有规律的“嗡嗡”声,跨入一扇铁门之后,我与环保“大数据”的浓厚氛围“撞了个正着”。
屏幕上就是昭通市环保局的“环境大数据融合展示平台”。截至目前,昭通市环保局已经完成硬件设施、应急指挥大厅和区县网络建设,系统软件也正在进行内部修改完善。
随着我局逐步形成“数字环保”大平台,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在线监控手段正在成为现实。
环境应急“一张图”,彰显智慧决策
日前,昭通市环保局在昭通市中医医院(新院)举行2018年辐射事故应急演习。此次演习以昭通市中医医院(新院)突发地震导致放射源卡源及防护铅门变形无法关闭、γ射线泄露为背景。与以往辐射事故应急演习不同,本次演习采用“实地、实源、实装、实测”方式,运用LED大屏现场直播,通过“互联网+数字环保”建设的“环境应急调度指挥平台”及时针对事故情况制定事故应急方案,并通过后台系统和手机应急APP下发各应急队伍;在事故现场,进行应急处置的各个队伍又通过手机应急APP,将事故现场实时监测数据传送给指挥中心的各位专家和领导,供其决策。本次辐射事故“实战”应急演习,数字环保平台已在现场协调、应急监测、应急处置等环节得到初步应用,为今后昭通市环保局更好地实现环境应急管理“一张图”打下基础。
环境监测“一张图”,环保心中有“数”
一张全市电子地图,标注了昭通全市重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点、空气自动监测站等点位,通过对各点位终端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利用图形图标展示,客观地反映了各重点监测监管点位污染源实时状态。在环境大数据融合展示系统界面可以直观地看到,昭通市主城区共有空气自动监测站13个;2018年有效监测天数326天,环境质量优良天数为323天,空气质量超标天数3天;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趋势;环境噪音整体水平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等数据,描绘了全市污染源情况、环境质量、污染防治情况等为一体的综合环境数据“一张图”。
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接入污染源企业441家,畜禽养殖企业201家,医疗机构602家,污水处理厂9家。其中,实时在线监测27家,实时视频接入30个。该平台初步实现了污染源数据的深度管理,对污染源可测、可见、可管、可控。
环保“一张图”将为昭通今后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环境监测、执法管理等综合在线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业务技术支撑,同时也为昭通环境保护和长效治理提供高效、便捷、可持续服务保障。下一步,昭通市环保局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数字环保系统,使昭通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智慧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使环境监管工作与信息智能化的融合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