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交响乐来改编云南民族歌曲阿诗玛、反映云南讲武堂厚重历史,用音乐剧展现馨香之城的魅力,用舞蹈诗来表现小提琴的美妙旋律,春城市民在年终岁末享受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昆明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剧节目展演虽已于近日谢幕,依然余音绕梁,耳目一新。
作为昆明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剧(节)目展演的压轴大戏,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原创作品音乐会的原创性和音乐大咖令人瞩目。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邵恩执棒,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着力挖掘云南本土民族的音乐元素,取材改编创作于民众所熟悉的“滇池”“讲武堂”“阿诗玛”“跳乐”等生活元素,真正做到还乐于民间。音乐会上,著名作曲家关峡创作的《节日序曲》选自《滇池》组曲,充满节日的气氛,著名作曲家刘晓耕创作的《跳乐》将彝族舞蹈“跳乐”融合西方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等不同的音乐元素,充分展现出民族性的交响乐新形式;著名作曲家崔炳元创作的《讲武堂记忆》是首次演出,作品表现了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光辉历史及对近现代的影响;民族交响组曲《阿诗玛》以交响乐的方式全新演绎云南本土民俗文化。4部具有云南代表性的原创交响乐作品轮番奏响,让观众领略了一场精彩的交响乐盛宴。
“交响乐最能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用全世界都听得懂的交响乐语言来展现云南讲武堂的百年历史,是最合适的!”崔炳元对记者谈了创作交响乐《讲武堂记忆》的初衷。他认为用交响乐来改编云南民族音乐是对云南文艺创作的重要补充。
本次展演是昆明文艺工作者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参展剧目是全市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抒写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3台参演剧目(音乐剧《馨香之城》、民族精品歌舞集《足迹》、《原创作品交响音乐会》)和14个参演小节目精彩纷呈,有音乐剧、歌舞集、交响乐、滇剧、花灯、快板、小品等类别,艺术门类齐全、剧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共评出昆明市优秀新剧(节)目奖6名和昆明市新剧(节)目展演奖,本次展演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推出优秀文艺作品,让昆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艺术发展成果。
“《馨香之城》整部音乐剧几乎每一段音乐都在变音,这可是很厉害的,《足迹》曲作家写的小提琴音乐很棒,小提琴演奏家肖瑞光的表演也十分出色。”著名作曲家万里说。云南省话剧院院长马捷认为,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创排的音乐剧《馨香之城》、舞蹈诗《足迹》两部作品均是首演,选材紧贴本土文化,表现形式却十分前卫和国际范,获得了评奖团的认可。
昆明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副局长李安民表示,昆明市文艺创作过去出现过许多优秀作品,如《孔雀树》、《云水传奇》等。这次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剧节目展演,推动了昆明舞台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推出了一批文艺人才,为培养和展示艺术人才搭建了平台。这是昆明市首次举办新剧节目展演,今后将两年举办一届。(光明融媒记者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