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的状态,但随着网络的发展,总有一群人宁可放弃春节假期,也要继续加班“工作”,这段时间很有可能是一些网络安全诈骗事件高发的时期,这是他们的实施网络安全诈骗最好的“时机”!在此我们特意收集了常见的春节期间网络安全诈骗风险和防护案例,希望帮助大家平安过大年!
网络安全诈骗一:“福”字中的诈骗
第四年的支付宝大型全民集卡活动,正在活动进行之中,今年的玩法也比以往更多,除传统的扫福之外,还有养鸡收蛋,给好友浇水。不少人在参与凑“五福”抢支付宝5亿现金的活动中时,抢到其中“四福”,唯独差一个干着急的时候,这时,骗子的“机会”来了……
手段1:借以互换“五福”诱导受害人扫二维码加入微信群,当受害人扫描植入木马病毒的二维码链接的页面后,嫌疑人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进一步实施诈骗犯罪。
手段2:受害人在网上搜索到购买“五福”的QQ号,加好友后,按对方要求发了不等金额的红包,然后不兑现“福字”,却将受害人删除或拉黑。
手段3:冒充熟人向受害人发送短信,声称送受害人“五福”,并附上链接。当受害人点击该链接后,嫌疑人就会盗取受害人的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安全提示:
验证码谁都不要给,任何验证码不要轻易发送给别人。
陌生链接不要轻易点击,陌上软件更不能随便安装。陌生链接可能是钓鱼网站,点击进行相应操作之后,个人隐私有泄露的风险。陌生软件的危害更大,木马病毒的植入,分分钟盗走账户的钱。
不要进行任何购买福卡的操作。其实今年的福卡的集齐难度非常之低,很容易集齐,无需还钱购买。
网络安全诈骗二:假机票诈骗
白先生收到预订了北京飞往广州的机票,出行前一天收到一条短信,具体内容为:“尊敬的xxx旅客你好,你所预定的10月1日7:00从北京T3-广州的xxx航班不能正常起飞现已取消,收到短信后请及时与本公司联系为您办理退票或改签。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南航客服电话:4008166033[南方航空电子票务中心]”。白先生信以为真,拨打4008166033电话联系假客服,假客服让白先生改签机票,要用起初支付的银行卡再次转账才能出票,出票成功后退还原购票款,白先生按照假客服的要求操作后发现被骗。
犯罪分子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的名义,利用旅客着急出行的心理,通过短信、电话等形式要求事主向涉案银行卡转账,或索要事主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实施诈骗。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能够准确说出事主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等详细个人信息,迷惑性较强。
安全提示:
1. 接到此类短信或电话后,可拨打官方客服电话,咨询航班是否有变化,不要与短信中留的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2. 凡是涉及到验证码、网银密码、转账等相关信息不要告诉对方,此情况一律为电信网络诈骗。
网络安全诈骗三:抢红包中的新骗局
抢红包是春节期间最主要的活动之一,这让一些不法分子打起了红包的主意。再去年的春节期间,一位女士手机微信收到好友给她发来的抢红包链接,写着“最高抢500元代金券”。她点击链接后竟中了大奖,并按照说明兑换红包,输入身份证、手机号、微信账户等个人信息,还扫描了一个二维码。几分钟后,发现与微信账号绑定的银行卡里少了1000元钱。
接下来我们看看网络安全诈骗中的主要手段:
手段1:红包神器。抢红包成了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有些人让你下载抢红包的APP神器,说是可以快速助力抢到大红包,其实神器并不神,很多抢红包神器中都携有木马病毒,不仅会窃取用户的个人隐私,甚至会导致账号被盗,因此下载红包神器一定要谨慎下载。
手段2:输入个人信息和密码假红包。收到红包打开时需要你输入密码,或者要你提供身份证号、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等的这类私人信息时,你要明白这一定是假的。专家提示,正规的微信红包,一般点开就能领取,自动存入微信钱包中,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和密码,凡是要输密码和填写个人信息的都是假的。
手段3:扫描二维码和链接假红包。很多朋友圈或者群里转发的红包链接,这些红包大多数都是木马病毒的链接,只要点开就会泄露你的个人信息,再次发红包时就会泄露支付密码,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打开那些红包链接。或者用红包诱导你扫描二维码的都是骗子,红包不需要扫二维码要记住。
手段4:“高额”红包
如果看到666元、888元、999元这样的高额红包,千万不要激动,微信红包限额是200元,大额红包必有诈。红包链接里很可能暗藏木马病毒,一旦你点击领取,系统就默认下载安装了这个木马病毒,木马病毒在你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收集你手机里的账户密码,传送至骗子的服务器后台,骗子再利用这些信息盗取你的钱财。
安全提示:
1. 朋友之间“抢红包”本为消遣娱乐、增进交流的一种方式,但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去轻信网上发布的不实信息,购买所谓的“抢红包软件”实不可取。
2. 抢红包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随便泄露自己的身份证及银行卡等信息,以免落入骗子的圈套,上当受骗。
3. 抢红包终究是一个游戏,与其花时间盯着手机,不如多陪陪家里人啊。
网络安全诈骗四:“亲朋好友”要注意
春节是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候,但此时也是犯罪分子冒充身份的最好时机。犯罪分子利用黑客手段获取QQ、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的账户、密码,冒充熟人、好友,以病重、交通事故等各种急需用钱的情形,诱骗被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此类诈骗中,犯罪分子利用侵入的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中的图片,甚至利用该账户中的图片编辑成“视频”与被害人聊天,骗取被害人的信任,非常容易上当。
案例:上海的张女士在某产后恢复店中,收到了一条自己弟弟的QQ信息,称自己没有钱预定回家过年的往返机票,于是张女士便转账给对方1.98万元。之后在接到弟弟电话,称自己QQ号被他人盗用。这时,张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安全提示:
凡是接到亲朋好友声称突发疾病、遭遇车祸、领导要求送红包、学校要交培训费等电话或短信,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均要经过线下确认真实身份后再决定是否提供帮助。
最后,送大家网络安全过年“护身符”
1、 不要随意点击任何“带链接”的信息;
2、 玩红包只收发钱,不做任何多余动作;
3、 警惕任何网购年货、机票退改诈骗;
4、 任何转账要求,务必电话或视频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