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在新家过春节 昆明东川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昆明信息港    02-02 22:15:46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程权“我原来住的房子是土坯房、村子又位于采空塌陷区、滑坡隐患去内,以往要走3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公路边,我们一直都盼着搬迁。现在搬来城里再也不会有安全隐患,对我家来说最大的好处一是孩子可以在城里上学,二是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东川区对门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紫郡苑3栋居民李朝龙说。

5c5593caadf0f

5c5593c9e9361

1日上午10点,东川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竣工仪式在东川区对门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举行。这意味着东川区全面完成异地搬迁安置工作,全区8754户32227人将在崭新的房子里过春节。

易地搬迁15个安置点全面建成

耍龙、唱歌、乐器表演……昨天上午,东川区对门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热闹非凡,尽管还没到春节,但因东川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竣工仪式这里举行,加之刚刚搬入新家的居民门相互串门、走亲戚,小区里显得年味十足。

5c5593ca1019e

李朝龙夫妇和80多岁的父母四人,搬进了三室两厅,面积为80平方米的新家。而他的儿子一家四口人,也住进了同一个小区三室两厅的新房内,他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5c5593cb3d0fb

李朝龙一家原来居住在汤丹镇兴隆村委会包包村小组,由于不通公路货物运输都需要人背马驼,3公里的山路上坡就得走1个小时。村庄位于矿区,面临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加之家里的3.5亩土地已于2012年全部用于退耕还林,一家人的生计早已不再依赖于土地。

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东川区便把与兴隆村委会情况相似,“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质灾害点纳入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范畴内。精准识别搬迁人口数后,全区易地扶贫搬迁8754户32227人,东川区易地搬迁人口数占全市的77.6%。

按照结合城镇化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要求,东川区以易地扶贫搬迁推进城镇化建设。投资25.45亿元,建设安置住房587230㎡。全区15个安置点中,有13个点进行集中安置,2个点实行分散安置项目,城镇化安置率达95.67%

2017年10月17日,在东川城区启动了共安置19020人的对门山、起嘎大型安置点项目建设。共建设安置房50栋,并配套建设为民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业管理用房、农贸市场和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10月项目建成后,各地村民先后搬进了新家。而兴隆村委会145户,506人则整体迁入了对门山安置点。截至昨天,东川区已搬迁入住8590户,入住率98.13%,其余搬迁人员将在春节前全部搬迁入住。

送岗上门确保搬迁户“稳得住、能致富”

进了城市,离老家较远,生活怎么办?李朝龙并不担心,他介绍,他们一家除了享受退耕还林每亩500元的补助外,每个人都有工作,自己担任村干部职务,媳妇在企业食堂做饭、女儿在城里卖车、儿子在另一个村也担任村干部。

而同在一个小区的李兴明一家也不愁生计。他原居住在汤丹镇海子村委会上菜园村小组,依靠家里的6亩土地种菜、养猪,每年人均仅3000多元。今年搬入新家后爱人在城区学校食堂工作,每月工作2500元。他则长期在矿山企业负责安全调度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元。家里的6亩地租给了企业种植莲花白,每亩每年收取400元租金。“我的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在城里打工,现在的日子过得比在山上好。”李兴明说。

为了能让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东川区严格把控,做到不因搬迁而举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自筹0.3万元,每户不超过1万元。同步搬迁户人均自筹资金1.4万元,人均可获得20平米住房。

出台了《东川区易地扶贫搬迁进城集中安置工作实施方案》,从产业、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12个方面明确搬迁过程中及后期的具体措施。在安置点配套的农贸市场、商铺等资产,全部收益用于补贴搬迁群众。

5c5593ca30c03

为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东川区成立55个就业小分队,向搬迁户实施送岗上门工作。不仅将97 家省内外企业将4882个岗位送进对门山安置点,还在周边地区开发出760多个就业岗位,优先安置搬迁户。

同时东川区要求每个重点项目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不低于项目总用工量30%的就业岗位。开发农村公益服务岗位,解决大龄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让这部分贫困户找到力所能及的工作,确保家家户户有1人以上实现就业或有收入稳定、能脱贫致富的产业。

编辑:甘凌菲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