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个旧:2019再出发 城市转型成果丰硕
云南日报    03-07 15:20:13

50

2018年,个旧市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以“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决心和干劲,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实际行动,较好地完成了年初预定主要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2亿元,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06亿元,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作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个旧市坚决破除固步自封的观念,坚持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在升级中提质,瞄准一产做“特”、二产做“强”、三产做“活”,整体做“优”的思路,全方位、高质量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向着创建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市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51

促转型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个旧立市的基础是工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也在工业。个旧加大工业企业扶持培育力度,云锡公司连续两年扭亏为盈。特色工业园区完成规划修编,实现园区“瘦身强体”,主营收入达84亿元,增长14.2%。华鼎100万吨冶炼废渣资源化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有序推进。北部选矿试验示范园区加快建设,三道水民营选矿片区公辅设施基本完工,20户企业入驻园区。和弘科技入驻电子信息产业园,惠铜年产4万吨铜杆、1万吨铜箔项目建成投产,实现年产值16.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达65户,净增5户,成为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主要力量。

52

树品牌 现代农业提档增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红河谷绿色生态高新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完成柠檬绿色食品国家级认证。全市粮食总产量7.3万吨,蔬菜水果种植面积达18万亩,全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1%。农业科研能力明显提升,袁隆平院士和凌启鸿专家工作站落户个旧,“超级杂交水稻个旧示范基地”创下百亩片平均亩产水稻1152.3公斤的新纪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全市46户农业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8.8亿元,增长10%。特色现代农业效益增强,全市农业总产值增长6.3%,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2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1.13:1提高到1.52:1。

53

谋创新 现代服务业提速增量

“一部手机游云南”APP个旧板块上线运行。乍甸牛奶小镇、老阴山森林防火瞭望台等旅游项目相继建成。锡文化创意园“国字号”产品屡获国内赞誉。加级寨梨花节、戈贾森林公园国际ITRA越野跑、全国男子水球冠军联赛(个旧站)等活动成功举办。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30.29万人,实现旅游收入54.7亿元,分别增长13.23%和32.95%。东盟义乌商品博览城一期投入试运营。电商协会新注册企业达100余户,电商交易额达1848万元。

2019年,个旧市将继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向“两型三化”方向聚集发展,以产业转型引领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54

瞄准做“强”,推动工业向“中高端”迈进。

将园区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充分利用淘汰落后产能腾退的空间,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产业集群。按照“龙头带动,创新驱动,链式聚集”的思路,以抓实项目建设加快全市产业建链补链强链。

聚焦做“特”,推动农业向“品牌化”升级。

实施区域化农业发展模式,北部坝区注重推进种养一体化发展,重点抓好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和优质稻、冬早蔬菜、优质水果、花卉、生猪养殖和奶牛养殖,加快推进个旧市特色农业生态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鸡街镇万亩花椒种植及花椒油深加工项目;南部山区突出立体化产业特色,重点抓好马铃薯、生物药材、烤烟、甘蔗、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充分发挥红河谷自然优势,全力推进红河生物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

55

56

围绕做“活”,推动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

坚持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与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两业并举”。继续举办加级寨梨花节、戈贾森林公园国际ITRA越野跑,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主动融入州内旅游线路。围绕“建平台、创品牌、抓服务”要求,加快建设辐射带动力强的专业化电商园区,抓住与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契机,培育壮大本土电商品牌,充分发挥9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的“桥梁”作用,形成工业品、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让更多的个旧特色优质产品插上电商的翅膀,成为电商网红。(云报客户端 记者李树芬)

编辑:李贵芳    责任编辑:昝娟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