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记者从昆明市2019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部门联席会暨新闻通报会上获悉,2018年消费者投诉集中在车辆事宜、家居家电、房屋商铺、餐饮住宿、通信服务、美容美发美甲、食品等方面,其中关于车辆事宜的投诉最多。
热点一:车辆事宜投诉显著
2018年全市受理车辆事宜投诉4534件,投诉量位居2018年投诉首位,其中主要是投诉汽车及零部件,占比90.27%,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问题主要有:
一是预付款问题,主要表现为消费者交付定金、订金等预付款费用后,由于个人原因、贷款无法办理、商家不按合同提供车辆、强制购买保险、不愿继续购买、要求商家退款未果等;
二是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汽车发动机故障、车辆异响、无法启动、爆胎等问题要求商家处理未果;
三是维修保养,主要表现为消费者维修后汽车再次出现问题、维修费用不合理、保养时商家将汽车损坏。其次为续保押金退款、租车后押金退还等其他问题。
从投诉月份来看,车辆事宜投诉量总体上成上升趋势,2月份投诉量最少,远低于其他月份,12月份投诉量最多。
热点二:家居家电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2018年全市受理家居家电投诉2063件,位居第二。
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商品出现质量问题要求商家更换或维修未果;
二是送货安装,主要表现为商家不按约定送货或安装、安装后出现问题等;
三是宣传不符,主要表现为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样品与约定的不符(在材质、尺寸、款式、功能、价格等方面不符);其次为消费者交付订金后因各种原因不愿继续购买退款、不合理收费等其他问题。
从投诉月份来看,家居家电投诉量总体上较为平稳,2月份投诉量最少,远低于其他月份,3月份投诉量最多,4-12月投诉量大致持平。
热点三:房屋商铺预付款问题多
2018年全市受理房屋商铺投诉1854件,位居第三。
投诉问题体现在房屋购买(962件,51.89%)及房屋租赁(892件,48.11%)两方面,在房屋购买中,主要问题为预付款问题,表现为消费者交付定金/订金等购房,因贷款原因、个人原因、商家抬高价格等不愿继续购买,要求退款未果;
其次为合同问题(商家不履行合同约定按时交房、不提供购房合同等)、消费者对真实房源不满意。
在房屋租赁中,主要问题为预付款问题,表现为消费者交付押金租房,因个人原因等不愿继续租房、房屋到期退房、商家不提供房源等要求退还押金未果;其次为商家未经同意私自为消费者办理分期贷款、强制消费者办理房租分期等。
从投诉月份来看,房屋商铺投诉量总体上成上升趋势,2月份投诉量最少,远低于其他月份,11月份投诉量最多。
热点四:餐饮住宿服务水平问题突出
2017年昆明市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餐饮具卫生质量抽检合格率为91.76%
2018年全市共受理住宿投诉1671件,位居第四。主要问题有:
一是酒店住宿,主要表现为预定房间后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入住要求退款、办理退房时以各种理由扣除押金、酒店距离、环境与宣传不符;
二是饮食用餐,主要表现为就餐时发现食物腐败变质、有异物,或就餐后身体产生不良反应要求赔偿;
三是预付卡券,主要表现为办理预付卡后,商家不提供相应服务,消费者要求使用抵用券遭拒;其次为餐饮住宿相关服务人员服务态度恶劣。
从投诉月份来看,餐饮住宿投诉量总体上较为平稳,成上下波动趋势,1-4月和6-8月持续上升,5月和9月明显下降且降幅较大。餐饮住宿与其他热点不同,2月份投诉量相对比较平均,不高不低,9月份最少,8月份投诉量最多,远高于其他月份。
热点五:通信服务套餐资费不透明
2018年全市受理通信服务投诉1605件,位居第五。投诉问题主要有:
一是流量卡费(556件,占比34.64%),主要表现为流量有剩余时产生高额流量费、办理流量不限量套餐时,未告知超出一定限制后会进行限速、流量包计费不明;
二是手机套餐(392件,占比24.42%),主要表现为更改套餐时商家拒绝由高转低、要求预存话费,或保底消费、更改未成功,商家私自更改套餐,套餐资费不明;
三是增值业务(108件,占比6.73%),主要表现为商家私自开通增值业务(彩铃、彩信等)、消费者取消增值业务后,依旧扣取增值费用;其次是无故扣费、携号转网、无故欠费等问题。
从投诉月份来看,通信服务投诉量总体上较为平稳,呈先升后降趋势,上半年2月和4月小幅下降,其余月份成上升趋势,3月涨幅最大,下半年成下降趋势。2月份投诉量最少,6月份投诉量最多。
热点六:美容美发美甲服务质量低
2018年全市受理美容美发美甲投诉1590件,位居第六。投诉问题主要有:
一是预付卡,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办理预付卡后,由于个人原因、商家关门停业和商家的服务态度等问题,要求商家退款未果;
二是消费者接受服务后无效果,主要表现为消费者接受商家服务后,达不到之前与商家协商的效果;
三是诱导消费,主要表现为商家已免费领取东西为由,给消费者身上涂抹东西,要求消费者付费去除。
从投诉月份来看,美容美发美甲服务投诉量总体上较为平稳,上半年2月、4月和5月小幅下降,其余月份成上升趋势,3月涨幅最大,下半年成上升趋势。2月份投诉量最少,3月份投诉量最多。
热点七:食品安全应关注
2018年全市受理食品投诉1387件,位居第七。投诉问题主要有:
一是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消费者购买食品后,食品中出现异物、食品过期和消费者食用后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
二是商家虚假宣传,主要表现为商家夸大和虚假宣传食品本来没有的功效和食品的成分;
三是预付卡,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办理了预付卡,商家关门停业导致预付卡不能使用。
从投诉月份来看,食品投诉量总体上为上升趋势,上半年2月、4月小幅下降,其余月份成上升趋势,3月涨幅最大,下半年成下降趋势。2月份投诉量最少,9月份投诉量最多。
热点八:服装鞋帽质量差
2018年全市受理服装鞋帽投诉1387件,位居第八。投诉问题主要有:
一是服装鞋帽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消费者购买服装鞋帽后,衣服出现开线、起毛、起球的情况和鞋子出现开胶的情况;
二是服装鞋帽尺码问题,主要表现为消费者购买服装鞋帽后,尺码不合适,要求商家处理未果;
三是虚假宣传,主要表现为商家虚假宣传服装鞋帽的材质和性能。
从投诉月份来看,服装鞋帽投诉量总体上较为平稳,上半年2月、4月和6月小幅下降,其余月份成上升趋势,3月涨幅最大,下半年成上升趋势。4月份投诉量最少,12月份投诉量最多。
热点九:健身预付卡问题显著
2018年全市受理健身投诉1147件,位居第九。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消费者因部分原因不愿继续消费,其中原因较为突出的原因有教练更换、不负责,消费者工作变动、身体不适合锻炼,商家服务不到位;
二是商家未能开始营业或未能在约定期限开始营业,主要表现为商家迟迟不营业、超过约定开始营业时间太久,消费者要求退还支付的服务费用未果;
三是商家关门停业,主要表现为商家无故关门停止营业,消费者维权未果。
从投诉月份来看,健身投诉量总体上较为平稳,上半年幅度变化较大,1月降幅最大,6月涨幅最大,下半年成上升趋势。2月份投诉量最少,6月份投诉量最多。
热点十:通讯产品纠纷多
2018年全市受理通讯产品投诉1056件,位居第十。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三类:
一是手机质量问题,其中原因较为突出的有手机屏幕质量问题,手机充电故障,消费者怀疑购买的是翻新机,以及其他手机部件问题导致的手机无法正常使用产生的退换、维修纠纷;
二是手机分期购买纠纷,主要表现为消费者与商家约定的分期利息价格等实际收费不一致,要求取消分期、退货未果;
三是商家虚假宣传优惠活动或手机功能,主要表现为商家宣传的给予购买者的优惠不兑现,商家夸大手机的使用功能。
从投诉月份来看,通讯产品投诉量总体上较为平稳,上半年2月、4月和6月小幅下降,其余月份成上升趋势,3月涨幅最大,下半年成上升趋势。2月份投诉量最少,3月份投诉量最多。(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记者王磊,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