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甘凌菲 据悉,《格登山色伊江水 回首依依勒马看——林则徐在新疆》专题展日前正在昆明市博物馆3号展厅展出,时间持续至5月31日,110多件来自新疆伊犁州文物局林则徐纪念馆的实物,将为市民展现林则徐在人生低谷时投身新疆开发建设的人生历程。
相关资料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忠贞爱国的真实写照。在鸦片泛滥、社会萎靡、民族危亡之际,林则徐临危受命,主持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一举销毁鸦片200多万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壮举。
虎门销烟后,中英爆发鸦片战争,清军一再失利。惊慌失措的道光帝迁怒于林则徐,借口“营务废弛”,革去其四品卿衔,与另一位抗英主将邓廷桢一起流放新疆伊利。“从重发遣伊犁,效力赎罪”。身不由己的林则徐,典卖旧居,自筹路费,踏上漫漫流放路。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林则徐到达伊犁惠远城,开始了他在新疆的3年流放生活。
因功获罪、蒙冤被贬、人生低谷之时,林则徐不仅没有怨天尤人,反而以积极乐观地态度投身于新疆的开发和建设。他虽身在千里外,但仍然心系国家大事,主持开垦了阿齐乌苏大量荒地,兴修水利灌溉工程,解决屯垦田地急需的问题。共“实垦得三棵树、红柳湾三万三千三百五十亩,阿勒卜斯十六万一千余亩”。这样,既能种粮,又可实现屯垦,有利于边防安全。
当地的开渠工具
鉴于林则徐捐办阿齐乌苏荒地“尚为妥协”,处置比较得法,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传旨“谕林则徐前赴回疆各城查勘地亩”。林则徐不顾身体疲惫和路途艰辛,毅然受命勘探荒地,他还不忘在查勘的同时,考察边疆国防。这是林则徐新疆之“旅”完成的重大事情,为新疆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勘探荒地途中物品
“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这是林则徐即将离开新疆,勒马回首的时刻,心中满含对新疆的热爱、对黎民百姓的深情。历史已然远去,但林则徐无畏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和利国利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后人竖起了丰碑,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和边疆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团结注入了永恒不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