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王莹 刘畅 彭诗奇 杨玺
一条北回归线将相隔2000多公里的云南、台湾串联起来;一条“75条惠台措施”让相隔千里的云南、台湾实现“零”距离。
5月7日,云南省正式出台《关于促进云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75条措施”),“75条措施”涉及云台交流合作的方方面面,开放力度之大、交流范围之广、涉及部门之多前所未有,在云南对台工作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也标志着云南对外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扩大、步伐进一步加快。
同等待遇“暖人心”
“要突出同等待遇,为台商台胞提供与云南居民同等待遇。”云南省委台办主任张朝德表示,“75条措施”在产业、文化、教育、科技、财税、土地、金融等领域,给予台企与云南企业同等待遇;鼓励台企台商台胞和台湾社团来云南开展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并提供同等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台胞特别是台湾青年来云南学习实习、就业创业,逐步为他们提供与云南居民同等待遇。
“以前我们只有台胞证,必须按规定到有资质的酒店才能入住。”昆明川达食品有限公司罗霓云说,此次惠台政策中第71条专门提出,台湾同胞可持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大陆通行证即可直接登记住宿。“这个政策对我们台商出差考察或谈合作是非常便利,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诉求。”
罗霓云说,感谢政府对企业热忱、高效的服务,新出台的“75条措施”再次加码服务,对企业下一步发展也带来更大的信心。“目前,结合云南和台湾当地特色,研发山葵糟辣酱等滇味产品,专门为云南打造高原特色‘绿火’山葵品牌。”
同等待遇“暖人心”。“75条措施”以可行性措施真正增进台胞在滇的获得感。“台湾同胞子女入园、入学和升学条件、学校安排、收费等方面与居住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在云南的金融机构优化台湾同胞金融服务,为台湾同胞办卡开户提供便利,方便台湾同胞在大陆使用电子支付服务。”……
“75条措施”真正让台湾同胞感觉亲切,加深两岸两地的了解,推进两地发展。昆明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林仕坚说,“75条措施”有较强的立体纵深感,将以往较为分散的点真正串联起来,让在滇台商很温暖、有了“家”的感觉,让我们台商以后在云南的投资发展更有信心。“将‘75条措施’作为一个支点,把云台会延展出云台周,最终形成云台馆,从点、线、面最后呈现出立体的台湾,既能让云南在很短时间内了解台湾,也能让台胞很快了解云南。”
竭诚服务“获点赞”
“75条措施”体现云南以“真心、诚心、爱心”为台胞服务,以便利化为目标,主动服务台胞,竭诚为台胞来滇学习实习、就业创业、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和高效服务。
“我遇到的很多问题,政府都会第一时间帮我解决,提供1对1的服务帮助。”云台文化青创中心负责人湛秀英说,此次“75条措施”里有20多条专门针对青创服务的政策,相信在惠台政策的服务下,未来以青创中心为连接点,建立台湾、云南青年之间交流创业的平台和管道,辅导台湾青年在云南项目落地,让台胞青年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政府服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安心、安全的环境,让台胞青年能快速融入云南、创造未来。”
目前,云台文化青创中心已入驻咖啡、珍珠奶茶、凤梨酥、高山茶、ARVR、幼儿教育等6个项目。湛秀英说,下一步将引入更多的台湾优质项目融入云南,“力争到2020年孵化台湾青年企业落户云南15户。”
刚刚入驻云台青创中心的淬咖啡咖啡师王芷柔才来云南3个月,云南特色的咖啡资源优势深深吸引了她。“我想把台湾的咖啡营业服务品质和咖啡烘豆技术带到云南,同时研究云南本土特色小粒咖啡。”王芷柔说,刚来不久就出台了“75条措施”,相信对自己未来创业发展会带来更多的助力。
竭诚服务“获点赞”,“75条措施”践行“两岸一家亲”,充分回应台胞诉求,为台胞量身定制多条措施办法,努力解决台胞在滇投资生活学习等困难并提供帮助服务。
“建立健全台湾同胞投资云南协调服务机制,开展个性化精准帮扶服务。”张朝德表示,“75条措施”中切实解决台胞关注关心的重大问题,及时打通肠梗阻、中梗阻,打通服务台胞最后一公里,让台胞少跑路、少走弯路,更好的感受到云南服务带给他们的实惠,加快“75条措施”引领台商投资云南的积极性、创造力。
融合发展“增动力”
2018年6月,云南省长阮成发在第7届云台会上表示,真诚希望进一步推进云台经贸合作,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围绕云南正在全力打造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加强与台湾精致农业、生物医药、旅游文化创意、现代商贸物流、养老与大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台湾有较好的农业环保科技技术,我想把台湾农业技术带到云南,发展适合云南本土的现代化农业技术。”云南绿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允恺既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也算半个云南人,对云南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2017年苏允恺自主研发了一项可以变废为宝的“污泥资源化应用技术”,采用“台湾物力生物性环保发酵系统”,将城市污泥、湖泊底泥作为材料,生产为土壤改良剂、高效有机肥、花卉苗木植栽专用土,解决去油、干化、除臭、除菌等问题,为现代农业与环保提供保障。“下一步,将努力把台湾农业环保技术运用到云南农业发展,助推云南‘三张牌’建设。”
聚焦全省“三张牌”建设,充分融合云南、台湾两地各自优势,实现产业互补,激发融合发展“新动力”。
昆明多柏思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林治宏因一次旅游的机会认识了彩云之南,云南的好山好水和丰富的生态环境让林治宏决定留在云南创业。如今已经来滇扎根近20年的多柏思从最初食品加工为主的企业正逐步转型升级打造具有云南品牌特色的伴手礼。
“运用云南的好食材,结合台湾的伴手礼特色概念等,打造属于云南品牌的伴手礼,让云南真正走出去。”林治宏说,刚刚出台的“75条措施”有很多推动农业发展的政策,将会对我们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未来希望更多的台商来滇发展。
“将台湾的营销、管理、服务优势融合云南的环境、资源、区位优势,才能实现共赢发展。”林仕坚说,把台湾精细服务和专业服务业的细腻感带进云南,发挥台湾的强项,助推云南产业发展。
站上新起点,“75条措施”将在云岭大地开出更美的花朵,让台胞感受到“75条措施”带来的实实在在利益和实惠,让更多的台商台胞到云南来投资、发展,实现两地民众心灵契合,推动云台两地共同发展。(云南网 记者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