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公安部在北京举行第三期全国“公安楷模”发布活动。此次共发布了全国公安机关5名个人和1个集体的先进事迹,其中,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公安局羊拉派出所荣获“公安楷模”称号,该所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出席活动并会见全国“公安楷模”和公安英模代表。
地广人稀,山高谷深,气候恶劣,平均海拔3240米,年平均气温4.7摄氏度,位于云南最北端,地处滇、川、藏交汇处……始建于1964年的羊拉派出所,辖区面积10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63人,藏族占总人口的99.9%,现有民警7人、辅警5人,民警人均管辖155平方公里。艰苦是这里的常态,奉献是民警的自觉。
罗仁检查站建在羊拉乡通往西藏芒康和四川得荣的三叉路口上,一侧是百米深的悬崖,民警要在这里24小时值守。但受地理条件限制,检查站的设施较为简陋,帐篷由6根钢钉外加32根皮筋固定,白天还好,到了晚上外面的大风猛烈的吹着,帐篷摇摇晃晃的,民警们打趣说:“睡在帐篷里就像在悬崖边坐海盗船似的。”
虽然工作生活环境艰苦,但羊拉派出所始终坚持把建设坚强的党组织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根基,在艰苦简陋的办公生活区开展“露天党课”,围坐篝火学习党的理论、畅谈心得体会,出警巡逻、走村串寨利用民族语言宣传党的政策,翻山越岭、爬坡下谷只要有民警的身影就能看见党旗,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始终与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他们是高原云端上的坚定“擎旗人”。
“只要有群众到所里办事,我们就工作;只要群众有需求,我们就要全力去办。”羊拉派出所始终传承发展“服务群众无小事”的理念,视群众如亲人,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和服务群众模式,推行“7*24”小时服务模式,并建立35个微信群为载体,及时发布便民信息、宣讲政策法规、回复问题意见,群众出行不便他们主动上门服务,群众来访他们热情周到接待,与辖区各族群众建立了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他们是藏区群众的真诚“贴心人”。
羊拉派出所根据高原藏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特点,探索出“派出所+村委会+村民小组+寺庙”的立体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安治理格局,组建200余人的“红袖标”队伍,探索总结实践出“亲情式”、“守望式”、“伴随式”警务模式,以家人般的亲情,发动群众、教育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采用“警民守望、邻里守望、分级响应”的方式,保障了辖区的长治久安,确保了藏区稳定、民族团结,他们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捍卫者”。
羊拉派出所成立初期,所里只有一名民警、一匹马,很长一段时间里,出警办事都是靠民警的双腿和马匹行走在大山的羊肠小道上, “马背上的派出所”也由此声名远扬。多年来,羊拉派出所民警传承弘扬“马背上的派出所”精神,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着力锻造一支驻守雪域高原的公安铁军,始终坚守执法公正的价值取向,把公平正义体现在每一个执法环节,在化解虫草采挖季纠纷中、在缉枪治爆专项行动中、在重要节点安保维稳中,切实能做到秉公执法,真正让辖区民族群众感受到了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他们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忠实“守护者”。
尽管自然条件恶劣,工作环境艰苦,但羊拉派出所民警始终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不畏艰险、以所为家、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当地民族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因工作成绩突出,羊拉派出所已先后荣获云南省第六届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云岭楷模”、中央电视台2018年度法治人物“最具网络影响力人物”等称号,并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荣获集体嘉奖1次。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要广泛学习宣传羊拉派出所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民警学先进、见行动、比贡献,在全社会营造讴歌先进、礼敬先进、争做先进的浓厚氛围。
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宣宇才参加发布活动,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郭品参加活动,并代表厅党委看望慰问在京参加活动的羊拉派出所民警代表。(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合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