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创新治湖思路科学系统治理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成效显著
昆明信息港    11-12 20:17:04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俞逍 近年来,云南把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作为压倒性任务,采取革命性措施强力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工作成效如何?11月12日,在云南省2019年河(湖)长制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水利厅厅长、省河长制办公室主任刘刚介绍,通过强化调研巡查、创新治湖思路、创新投入机制、科学系统治理,形成了一批保护治理九大高原湖泊的经验做法,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云南省水利厅厅长、省河长制办公室主任刘刚。赵嘉供图

云南省水利厅厅长、省河长制办公室主任刘刚。赵嘉供图

在全面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中,省委省政府积极作为,强化调研巡查。省委派出巡视组,对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进行机动巡视。省政府组织对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进行了省、州(市)联合专题调研,形成了详细的调研报告,共梳理出209个具体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327条。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领导带队开展督察。省委、省政府督查室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等九大高原湖泊省级湖长联系单位26次明察暗访,对发现的60余项问题进行了督办整改。

省水利厅针对九大高原湖泊治理难题,采取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建议、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深入各州(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通过制定《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九湖保护治理总体目标,推进湖泊水域空间管控。

省委、省政府创新治湖思路,在全面分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坚持”“四个彻底转变”的治湖新思路。“五个坚持”即坚持规划引导,全面加强流域空间管控;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坚持科学治理,把改善提升水质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绿色发展,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坚持铁肩担当,坚决守护好一湖清水。“四个彻底转变”即彻底转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发展模式,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彻底转变“就湖抓湖”的治理格局,解决岸上、入湖河流沿线、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彻底转变“救火式治理”的工作方式,解决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彻底转变“不给钱就不治理”的被动状态,健全完善投入机制,最终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施治的彻底转变。

按照治湖新思路,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云办发〔2019〕8号),并制定了省级部门责任清单。同时,省河长办立即组织开展了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规划编制工作。

据介绍,省委、省政府每年安排36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并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参与河湖保护治理的工作机制。同时,省河长办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因湖施策,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科学治理。

在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中,抚仙湖全力推进生态移民搬迁,径流区实施5.8万亩耕地休耕轮作,轮作区化肥、农药施用量同比减少3750吨和39.7吨;洱海全面完成1806户生态搬迁户的房屋拆除,开创了洱海流域“人退湖进”的历史先河;滇池大力推进一级保护区内53家企事业单位拆迁,并通过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累计向滇池补水33亿立方米,对改善滇池水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异龙湖对湖体及7条主要入湖河流近20年水质、水位变化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对症下药科学治理;阳宗海创新建立基层党建与河长制“双推进”工作机制和企业河长制;星云湖、杞麓湖完成“三线划定”工作,设立水位桩和一级保护区边界桩;程海等湖泊编制了综合治理与保护总体规划;泸沽湖全面彻底推进护湖整治行动,对临湖80米范围内223户整治对象进行拆除。

刘刚表示,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批保护治理九大高原湖泊的经验做法,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下一步,云南省将加快推动全省河湖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为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昝娟娟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