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营造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决定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昆明行动”系列采访工作。从11月11日开始至12月5日,昆明信息港将带大家走进市级职能部门,深入挖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昆明行动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全市各部门为民服务解难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获得感的具体行动。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曹月 近年来,在昆明市脱贫攻坚全力推进下,为解决人民群众交通出行方面的烦心事,市交通运输局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一项重点工作。11月14日上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昆明在行动系列采访报道组来到安宁市,对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
据了解,昆明全市在大力推进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支撑贫困县区脱贫摘帽,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和服务性作用。
破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问题 “三级联动”显成效
受建设条件复杂、资金瓶颈等因素制约,昆明市农村公路建设在管理养护机制改革、客车开通运行生存、交通基础设改建上存在难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方式粗放。针对这一问题,昆明市强化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积极探索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新思路,以国家、省、市奖补政策的落实为抓手,力争做到每个县(市)区均要有示范点、示范路。
在安宁市八街街道凤仪村,一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从田间穿过,向村子的深处延伸,这就是凤仪村县八公路联接线。据凤仪村委会主任乔桂华介绍,在2017年,凤仪村就实现村内公路与县八路连通。这条路全长457米,宽6米,是凤仪村与外界连接的重要通道,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还是一条“致富路”。
“别看这条路不长,可作用大嘞。”凤仪村村民杨忠春告诉记者,没有这条路以前,他要把自家种的水果拉到集市上卖,拉一次最多也就几百斤。新修路以后,商贩可以直接到地里看果子,看中直接买走。
杨忠春还说,这条路带来的好处不仅于此。得益于这条路,村民不仅省了力气,收入还增加了不少。有了这条路,一些大型农耕机械也可以进村,极大地提高了耕地效率。此外,每到红梨成熟时节,游客会从这条路进来,到果园里游玩采摘,这也是一笔新的收入。
路政管理靠的是三分建,七分养。在这条路的沿线,记者看不到堆肥、或是摆摊设点,排水沟里没淤泥以及倾倒垃圾的现象。乔桂华告诉记者,为了养护好凤仪村县八公路联接线,村里每周都会有村干部和党员组成小分队,对公路进行巡查和维护。同时,这是昆明市交运局、街道办事处、以及行政村“三级联动”共同作用的成果。
推进公交“村村通” 推动低碳交通发展
建设“四好农村路”,除了建好、管好、护好,还要运营好,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据了解,昆明市现有城乡公交企业18家,开通673条城乡公交线路,投入2992辆城乡公交车参与城乡客运,乡(镇)通班车率已达100%,建制村通班车率达99.64%。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行政村为辐射点,沿线设置停靠站点的城乡客运服务网络。
在安宁市太平新城街道办册峨村委会册峨苑小区,一辆新能源公交车停靠在全木质的册峨苑公交站旁。公交驾驶员姜燕介绍,这趟公交承载了册峨苑小区1000多居民的出行。公交车每30分钟发一趟,在上学上班的高峰时段,会加开到每20分钟一趟。
安宁市交运局副局长马钢介绍,2001年底,安宁公交事业启动;2005年9月,以开通安宁至八街农村公交为起点,安宁正式启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至今,安宁已拥有公交车545辆,线路95条,有142辆公交车服务于农、村地区,营运线路已完全覆盖全市区域的9个街道办事处和65个行政村,总里程1530公里。
此外,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建设低碳、环保公交运输体系,安宁市目前有新能源公交车393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有率达72%,在全昆明市各县市区中占比最大。
落实“能通全通” 织起路网迎来发展
昆明市快速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地区交通基础不断完善。特别是贫困县区高速公路网、自然村通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已完工功东、东格、寻沾(昆明段)等高速公路,继续推进武倘寻、昆倘、石泸、宜石等高速公路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昆明市坚持交通行业扶贫政策重点倾斜深度贫困地区,大力推进自然村公路建设,实现全市自然村通公路硬化率69%、通达率99%。同时继续倾斜安排寻甸、禄劝、东川农村公路投资建设计划,2019年年底,三个县区自然村(不含异地扶贫搬迁村)通村公路通畅率将都达到71%以上、通达率100%。
昆明市交运局公路处工作人员贺文龙表示,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以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示范乡建设为契机,发挥典型带动作用,不断加大农村路建设,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力度,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提供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