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书香飘进农户家 文学之灯照亮嵩明乡村小院
昆明信息港    11-18 16:23:07

4ad3c72691898eb51481ac08bebebd9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甘凌菲 11月16日上午,昆明地区的50余位作家诗人和澄江县“抚仙湖农民读书会”的书友们齐聚嵩明县兴隆村农民诗人刘福祥(笔名胖子)家,由云南省作家协会与昆明作家协会合办的“胖子乡村文学图书室”正式在这里挂牌。

719cf18212fc169338a531763571152

活动当天,原云南省作协主席黄尧、云南省作协秘书长胡性能为“胖子乡村文学图书室”揭牌,多位诗人现场朗诵了自己创作的作品,还有几位嵩明农民花灯艺人带来了最原始的农村花灯艺术表演,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引发了作家们关于乡土艺术的创作思考。

乡村少儿诗歌朗诵比赛上,13名嵩明县的孩子站在小屋台阶上绘声绘色地朗诵诗歌,《滇池》文学杂志的负责人李小松及其他几名评委现场打分,5名孩子获奖。此外,作家和诗人们还针对乡土题材文学创作进行了座谈会,学术氛围浓郁。

c330cc6dd98056a62040616ee9fbb6d

在乡村小院中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事情还要追溯到6年前。2013年,昆明作家协会获知嵩明县兴隆村有几个农民文学爱好者,常常会在荷花开放的时节相聚诗歌爱好者刘福祥家举办“荷花诗会”,于是产生了一个大胆创意,要在刘福祥家挂牌成立诗社,并创办一家乡村文学图书室。

不久,昆明作家协会主席张庆国率30余位昆明诗人和作家来到嵩明县兴隆村,在刘福祥家的土墙上,挂上了落款为昆明作家协会的“兴隆村诗社”小铜牌。时任《滇池》文学杂志主编的张庆国捐赠了数百册全国各省公开出版的文学杂志,在他的带领下诗人和作家们每人捐出2册个人收藏的文学图书,众人合力,在刘福祥家创办了一个小小的乡村文学图书室。

c8c7dc21db56980e8b3c25098659281

“我们在这里点燃的文学之灯,一定会照亮几个人的心灵,这些人又会感染更多人,这就是文明传播的方式之一。”张庆国说。此后,每年秋天,昆明作家协会和《滇池》文学杂志,都带着一批昆明作家和诗人并邀请嵩明县的文学爱好者,汇聚刘福祥家,举办诗歌活动。

时隔六年,点燃在刘福祥家的文学之灯越来越亮。嵩明县图书馆为这里捐赠了书架,在县文联的协助下刘福祥家还做过多次文学活动,经过募集刘福祥家收藏的数万册图书和杂志已堆满家中一楼三间房的书架和楼道边。

be7d78410f161547469fa1430013121

不仅如此,北京的图书机构也来到小院挂牌赠书,在“兴隆村诗社”的铜牌旁,陆续多了北京商务印书馆、农家书屋、儿童图书捐赠点等机构挂上的十个小铜牌。据刘福祥介绍,六年来,闻讯到此来读书和举办文学活动的各地文学爱好者,包括农村文学青年,已有几万人次。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这个发生在嵩明县兴隆村的故事,正是乡村文化振兴生动的实例。如今,“胖子乡村文学图书室”的成立,将为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分享的据点,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将从中受益,浓郁的书香弥漫在菜地和稻田的上空,沁人心脾。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