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1月16日,中共阿拉街道工作委员会、阿拉街道办事处在海子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阿拉中国年糯春节”系列庆祝活动。
这是阿拉街道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根据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关于2020年元旦春节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阿拉街道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组织开展好惠民、为民、乐民的文化服务活动的一次成功实践。
此次活动的核心,是平时不可多见的阿拉彝族撒梅人手工舂糍粑大赛,活动现场来自普照、石坝、阿拉、高坡、海子五个社区的老少中青代表队身穿民族传统服装同场竞技,他们情绪高涨,意气风发,配合默契,用着令人目不暇接的动作使用着传统的石臼、石对子,各自完成蒸糯米、舂糍粑、打糍粑、晾糍粑的全过程,举手投足间像极了一个个艺术家。
整个比赛既是比谁舂糍粑技术更胜一筹,也是一场秀出自我秀出文化秀出自信的民族文化大戏,更是一首为未来美好生活的幸福赞歌。
舂糍粑是撒梅人家新年到来之前,所有筹备工作中的一个重点项目。撒梅人家舂糍粑一家帮一家,轮番上阵,成为了一项联谊性质的活动。制作糍粑要选用上好的糯米,先把糯米蒸熟,放在石臼里,舂成面状时取出,趁热揉成团,再拍成小个的圆粑粑。食用时也可用木炭火烧烤,撒上白糖或蘸蜂蜜食用。糍粑不仅是撒梅人节日的必备食物,还是他们走亲访友的送礼佳品。
经过一个多小时激烈的比赛,由活动特别聘请的昆明五星级酒店面点大师和云南非遗传承大师现场点评和打分,评出了奖项。最终石坝社区靓糯奖、海子社区获得了香糯奖、阿拉社区获得了甜糯奖、高坡社区获得了纯糯奖、普照社区获得了美糯奖。
本次活动阿拉街道还特别提出了“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的主题,特别邀请到了非遗传承大师现场制作并向居民赠送非遗作品,包括了剪纸、糖画、捏面人、菱角、编草等非遗项目,将汉族民间传统非遗活动与彝族撒梅人过年传统有机整合在一起,让年过出更新颖的味道。同时,活动当天在海子社区撒梅人民族文化传习所(比赛场地旁边)内集中陈列展示平时难得一见的撒梅刺绣作品和撒梅人年糕、精酿酒等独特产品;在传统的社区街道内,结合撒梅人民族文化传习所和街道建筑特点,开展了有趣的“金鼠闹春”游园活动……
全天活动展示了浓郁的阿拉民族风情,呈现了阿拉街道“人糯美、米糯甜、酒糯香”的独特“糯”春节文化意境和团团圆圆过大年的节日氛围,展现出了街道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欢乐祥和的美好幸福生活,进一步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了民族精神和保护、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
让我们一起为阿拉街道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