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经济稳增长需要政府企业员工携手渡难关
昆明信息港    02-06 09:54:08

嫂子在石林景区经营着一家餐厅。年前,宰了一头200公斤的猪,备了2万多块钱的菜,就等着卖一个春节。大年初一,突如其来的景区封闭、全面断交,嫂子被迫关门歇业,把备菜四处散了。换在往年,一个大假,能卖够平日里一两个月的量。眼下,她在家荒着,坐立不安,时不时传来一声叹气。

我想,这是当前中国千千万万小本经营者,乃至中小企业者的一个微小缩影。在全国对抗疫情的宏大能量中,我们身边也充斥着来自消费市场、服务行业以及各行各业的阵阵哀鸣。甚至包括携程、凯撒等大企业也发出了求救。城乡封锁、交通阻断、人流停滞所带来的,是经济停滞。而经济板块的逻辑是不进则退。

前日立春,本应万物复苏。近日有媒体报道,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疫情对全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逐渐组织复工,投入经济生产。而一些经济大省、一线城市,也逐步出台企业复工疫情防控指导意见,为具备复工条件的企业进行疫情防控保障;要求按照规定的时间有序组织。业界视线也转入关注,建议政府尽早出台支持政策,给企业吃一颗定心丸,以帮助企业消除市场担忧情绪,稳固市场信心。

近期,各地政府陆续出台针对企业的帮扶政策,包括深圳市多区政府发出倡议为商户免减租金,苏州市出台包括减税在内的十条政策帮助中小企业。2月5日云南省人社厅发布了通知文件,对疫情期间的用工制度、工资发放、劳动关系协调、稳岗补贴提出要求,以稳定劳动关系、促进正常的生产秩序。从对企业的帮扶,到对企业每一个成员的权益保障,各级部门都在研究出台政策,为疫情期经济释放、疫情过后经济增长做好充足的准备。

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受到国家的支持政策及企业自我革新,经济很快就复苏并稳定增长。身处对第三产业、消费市场依赖更大的今天,相信企业也能渡过难关。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外,鼓励企业因变思变,转危为机,开展创新式自救。记者看到,对办公环境、市场流动依赖不大如互联网企业,已全面在线运转。而如房产、金融、教育、健康等相关产业,也在运用新手段拓新路径。可以看到,云南大部分楼盘依然在销售,如俊发、恒大、万科、碧桂园等等,均在开展线上咨询看房购房等业务。而银行也推出各类线上办理业务,一来稳固原有客户需求,二来拓宽新的业务渠道。各类智慧教育服务商,也把疫期看作商机,开展“停课不停学”落地校园。如此变革之举,可以说无处不在,相信会催生出更多新兴产业。

非常时期,时间对于企业、对于企业里的一员,都是公平的。试想,企业不发展,广大人民的生计怎么办?企业在对抗疫情稳定经济,做好准备总会渡过难关。作为企业里的一员,我们只有不隔岸观火、不无病呻吟,与企业一起谋求新环境之下的生存与发展,才会迎来共同的春天。国家有难,全社会全行业投入力量抗击疫情,而企业的这一关,我们也要一起过!(昆明信息港 评论员李晓燕)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昝娟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