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时评 正文
让生态与脱贫二者得兼
云南网    04-28 10:30:53
云南永平作好“绿”文章 记者 黄兴能 通讯员 杨家艳/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乡村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坚持生态发展路径,找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有机转化之策,让乡村生态更美、农民生活更富,脱贫成效更加稳固。

保护生态与发展脱贫产业,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金山银山。生态与脱贫两者不可偏废,既不能脱离发展谈生态搞“缘木求鱼”,更不能离开生态环境保护谈发展搞“竭泽而渔”。坚持生态优先守护好绿水青山,需要在统筹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中体现出科学理性,如平衡清洁能源的使用,发展现代农林业,开发和建造以休闲度假为主的绿色旅游生态体系……当前,抓住疫情倒逼而来的内需消费市场机遇,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态观光、生态旅游,让特色生态农产品上线进城,将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产业优势。

近日,云南个别地方出现“种茶毁林”情况,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为此在全省范围开展为期6个月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以环剥树皮等方式损毁林木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云南是优质茶叶重要主产地之一,同时承担着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应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两不误,一方面让生态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生态资源支持,另一方面依托产业发展确保脱贫不返贫,培育增强发展后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坚实基础。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让人民群众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新生活,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党员干部强化担当作为的应有之义。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胜利的冲锋道路上,各级领导干部当始终坚守“人不负青山”的生态政绩观。遵循总书记勾勒的生态发展方向,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而是扎扎实实推进打基础、促保障的生态产业,带领乡亲们在绿水青山中开启新生活、接力新奋斗,同心共绘小康社会更美风景!(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渝西锋光)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