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2019年云南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减税360.39亿元 民生支出4955.1亿元
昆明信息港    05-11 23:14:40

5月11日,2020年云南省两会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启荣介绍了2019年、2020年1-4月全省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财政预算安排、财政重点支出和政策情况。

李启荣表示,2019年,省财政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提高政治站位,践行初心使命,按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求,严格执行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统筹资金保障重点支出,切实加强财政预算收支管理,全力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大局。

2019年全省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减税360.39亿元 民生支出4955.1亿元

2019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73.5亿元,增长4.0%,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其中,税收收入1450.6亿元,税收占比继续保持在70%以上,实现了财政收入量和质的稳步提升。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云南省补助力度,规模达3810亿元,增量、增幅均名列全国前列。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70.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6.1%,增加695.1亿元,增长11.4%。支出力度持续加大,预算执行进度明显加快。

2019年,全省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减税360.39亿元,其中,减少地方税收188.8亿元;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减少社保缴费97.94亿元,实现省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零。全省387.6万纳税人、98%以上的小微企业、94%的民营经济主体享受到减税政策红利,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2019年,全省民生支出4955.1亿元,占比达73.2%,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脱贫攻坚1222亿元,增长28.6%,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0.5亿元,增长37.1%;中央补助和全省各级财政安排教育支出1100.5亿元,教育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4.7%;中央补助和全省各级财政安排卫生支出619亿元,增长8.7%。全省节能环保支出231.2亿元,增长36.1%,重点支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筹措安排中央和省级“五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05.5亿元,增长35.5%,有力保障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其中,筹措安排综合交通建设资金626.2亿元,增长48.4%,筹措安排水利建设资金140.7亿元,增长12.7%;省对下补助3614.3亿元,增长15.1%,通过持续加大财力下沉,帮助基层缓解收支矛盾,兜牢县级“三保”底线。

疫情期间下达防疫补助资金24.1亿元 拨付医疗保险基金93.3亿元

截至2020年4月末,全省各级财政筹措下达防疫补助资金24.1亿元,拨付医疗保险基金93.3亿元,支持患者救治、医护人员补助、医用物资及医疗设备购置和边境疫情防控等。在中央财政承担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个人负担救治费用60%的基础上,剩余40%部分由省级财政兜底,不增加州市和县级财政负担,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救治。预拨中央和省级财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33.6亿元,支持基层加强疫情防控。

在全国率先出台疫情防控防治资金管理指导意见。制定新冠肺炎救治资金操作流程,建立政府采购“绿色通道”,规范救治资金的结算工作。会同发改、工信等部门,研究出台紧缺防疫物资增产增供政策措施,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稳产达产、保供增供工作。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关爱一线医护人员政策的基础上,对一线医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在职称申报、项目申报和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省财政厅深入开展疫情对经济运行影响的预研预判,会同发改、工信、税务等部门研究细化兜底采购收储、减免税费、延期缴纳税款和社会保险费、失业保险返还、减轻住房公积金缴存负担、减免经营性房租、职工培训补贴、保障重点领域支出等具体措施,切实贯彻落实省政府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2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7条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复工达产。统筹安排60亿元,采取贴息、补助、担保等方式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文化旅游、住宿餐饮、交通运输、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及冷链物流建设进行专项扶持。提前预拨各部门项目支出和与中央配套、应急救灾等急需下达资金共251亿元,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开工建设。随着形势的发展,省财政厅将继续研究采取进一步的支持政策措施。

2020年安排286亿元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加大“六稳”工作力度

2020年,省级财政将安排286亿元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增长48.8%,高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45.8个百分点,其中:安排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5亿元,比上年增长25%,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挂牌督战县,对“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及重点任务,经界定的硬缺口由省级财政兜底保障,确保16个挂牌督战县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筹措安排130.1亿元用于省级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坚决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统筹安排资金52.4亿元,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

围绕万亿级、千亿级产业培育,安排96.2亿元支持八大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创新型云南建设等,加快构建面向2035年的现代产业体系。安排10亿元支持旅游景区免门票补助和半山酒店建设等。

安排247.9亿元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长5%,高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2个百分点,把保居民就业放在首位。筹措安排18.6亿元,支持做好“稳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筹措安排28亿元支持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筹措安排77亿元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其中,2020年安排40亿元支持高中教育发展。筹措安排72.4亿元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安排30亿元支持加快补齐基本医疗卫生领域短板,支持“双提升”工程建设。筹措安排25.8亿元支持加强粮食储备、煤炭产业整合重组等,强化粮食能源安全保障。

安排121.1亿元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长3.9%,其中,安排19.6亿元支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安排15.7亿元支持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和农村公益事业、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安排224.6亿元支持“五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长3.6%,其中,安排100亿元全力支持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和“互联互通”工程,安排40亿元支持全省铁路建设,安排20亿元支持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安排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40亿元,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在完成第一批提前下达2020年450亿元专项债券发行和加快使用进度的基础上,加快发行使用中央第二批提前下达的546亿元专项债券,发挥有效拉动投资重要作用。

2020年将抵边自然村居民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500元

2020年年初,预算安排省对下转移支付补助3926.4亿元,比上年增长8.6%,年度执行中将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进一步加大省对下补助力度,支持基层财政平稳运行。同时,支持各地减轻债务还本付息压力。2020年,省本级暂停土地出让收入计提政策,预计留给各地补助收入70亿元左右,由各地统筹用于偿还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水利等领域的债务。新增补助各地二级公路债务化债资金50亿元左右;从2020年起,持续安排资金支持贫困县偿还易地扶贫搬迁债务本息,2020年安排20亿元。

安排64.5亿元支持“平安云南”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增长3.7%,安排35.7亿元重点支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化解法检系统债务、反恐维稳、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国防动员等。支持边境小康村高质量发展示范试点。以支持“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等为重点,加大对民族团结进步建设支持力度,2020年将抵边自然村居民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500元。

安排17.7亿元支持辐射中心建设。其中,安排6亿元支持中国(云南)自贸区建设,安排5亿元支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办。(昆明信息港 记者俞逍)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