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交通安全感指数跃居全国第一!你感受到了吗?
掌上春城    06-01 23:54:45

 2018年以来,昆明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回应人民期盼、遵循改革需要、符合昆明实际”的“巡特一体”巡逻防控勤务改革,改革启动运行以来,取得了“社会面见警率明显提升、治安控制能力明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街面警情明显下降”“三升一降”的良好效果。

据了解,全市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取得了2018年“11降11升”、2019年“9降10升”、2020年一季度“10降7升”的良好态势。昆明市公共安全感指数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其中社会治安安全感指数排名较上年上升24名,交通安全感指数跃居全国第一。

增加警力建设专业巡逻防控队伍

2018、2019年,全市分别新增辅警3600名和6200名,2020年计划新招录辅警6400名,抽调440名民警充实到特警支队,将特警支队警力扩充至2500余人;分县市局组建近4000警力的巡特警队伍。

市区两级巡特警按照“平时在岗轮勤、定期集中训练、战时建制集结”的原则,“巡控、战备、处置”有效衔接一体化运作,各单位每天安排警力在营区集中训练备勤,全市可调动应急处突力量达2000人,重大活动安保期间不再调用派出所警力承担备勤处突任务。

9个1分钟处置区 重大敏感警情快速处置

在主城八区划定重大敏感警情9个“1分钟”处置区、73个“3分钟”处置区和34个“5分钟”处置区,市、县、所三级防控警力提级统一指挥管理,构建“三网叠加”“三级一统”巡逻防控网,做实网格力量、赋予专业职能,提升工作效能。以主城区为网、巡区为格网格化布防,做强市级反恐应急处突网。设置5大巡区、73个网格、17个武装值守点,常态部署73辆特警巡逻车、17个武装处突单元。

设置68个巡区132个网格23个武装值守点,常态部署114辆巡逻车、23个武装处突单元、54个“春城骑警”骑巡组,打造分县市局重点覆盖、整体辐射的重点区域控制网。依托165个警务亭和201辆巡逻车,开展社区巡逻防控和警情处置工作,打造社巡合一、专群结合、守土有责的基础巡逻防控网。全市每天投入警力5400余人,常态部署388辆巡逻车、165个治安警务亭、114个春城骑警骑巡组、108个治安卡点、40个武装处突单元、5个“三道防线”查缉卡点、13个武警巡逻组,24小时“五班三运转”。主城区布警密度由2.4人/平方公里跃升至11.6人/平方公里,街面专业巡控警力和巡特警处突备勤力量实现双增长。

高科技提升“指挥精度”预警分析有速度

在云南省首建与110指挥深度融合、协作联动的巡逻防控勤务指挥中心,市局巡逻防控勤务指挥中心与110指挥中心、合战中心协作联动,建立“情指融合、情巡对接”的巡逻防控警务实战体系。依托公安警务核查平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警务核查全域覆盖、全警运用、精准核查;依托警务指挥调度平台,实现警力报备到岗到人、警力布局清晰明了、警力动态一目了然等。

在每一辆巡逻车上安装车载智能指挥终端,实现警情派单到车、语音双向沟通、无线4G图传、智能定位导航、移动车辆卡口等功能,打造智能化防控单元,实行“就近调警、及时处警、梯次派警”,市、县两级巡特警处警量达责任区接警数的60%以上。

10个CDU 展现超强战斗力

组建10个“综合快反处置组”(Comprehensive Disposal Unit)简称CDU。每个CDU按照“1+N”模式进行组群,以1辆PTU为支点,配属两级特警巡逻车4辆、春城骑警2组,充分发挥PTU人员装备精良、巡逻车处警能力强、骑警快速机动的特点,形成区域性综合战斗实体。

依托车载智能终端,以PTU为中心建立CDU“局域通讯网络”,实现所属巡逻车、骑巡组等力量适时对讲、互联互通,实现各警务单元联动顺畅,重大敏感警情现场有效指挥处置,各警务单元及时有效支援大型活动安保属地公安机关等工作目标。

重大敏感警情3分钟到达率达90%以上

新一轮巡逻防控启动以后,处警平均响应时间由原来的20分钟缩短至3.8分钟,重大敏感警情3分钟到达率常态保持90%以上。累计处置各类警情110.9万余起,核查录入警务信息9150万余条;比中涉盗抢机动车6253辆次、电动自行车13万余辆次。

2018年6月以来,街面警力的提升,对治安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2018年“两抢”警情零接报51天,2019年“两抢”警情零接报132天,2020年截至目前已达94天;全市巡特警共救助服务群众20万余人次,2018年全市群众综合满意率上升6.6个百分点,达91.6%;2019年提升至94.1%。(掌上春城 记者杨曼娇

编辑:周拓实习()    责任编辑:俞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