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园区 正文
村美 人和 党旗飘——晋宁昆阳街道中谊村党建工作纪实
昆明信息港    07-08 16:06:26

飞檐彩亭、小桥流水、花园别墅……来到最美环湖路旁的美丽村庄中谊村,仿佛来到了一个风景别致的公园,和曦微风、秋千吊椅,让人驻足留恋。

党的光辉照耀着这片滇池岸边的热土,全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始终将党总支的要求贯穿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发展、树立模范、民主自治、人居环境等多方面的主力军作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以打造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目标,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打破产业结构单一的瓶颈,创新发展抓产业创新、抓合作社致富,村党总支在全体村民的支持下,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出最美家园,建设出最美人居环境示范村。  

43f3ff79e03efc001a2a499e20a60e3

区域共管分片包干

在村党总支引领下,以“支部总抓、党群共管、分级治理、奖惩结合”为总思路,推行“1+X”党群划区域共管模式。细化网格单元,明确网格员。结合实际,划分辖区网格,将无职党员及群团组织人员设岗定责到网格中,固定为网格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压实党员联系户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情况列入党员积分制管理,开展入户走访、交心谈心、党员帮带、环境整治等工作,及时掌握所联系农户的思想状况,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

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为方便群众办理事项,筹资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村干部全日制坐班,群众办事一站式服务;以党建带群建,抓实群团组织建设。将群团组织负责人纳入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制定群团组织管理办法、建立履职补贴考核制度,充分调动群团组织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全区首推村庄党员“三亮”工作机制,全村动态选拔10户示范户挂牌:亮身份、亮承诺、亮积分。通过悬挂“党员示范户”醒目标牌,让全村向党员看齐,同时也坚定了党员的党性原则和理想信念,在群众监督下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与“我是党员我先行”的气魄,投入村中的建设和治理中,不断增强党群干群关系。

1b55d3300e458f8610e5567dab377fa

齐心改善人居环境

“三个到位”抓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措并举,全员参与,全力整治村容村貌。

责任压实到位。村上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采取“三委”成员包片、工作人员包巷、党员包户、保洁员定点的“三包一定”模式,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全面压实责任,有效保障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干。

群众发动到位。围绕全面动员、全民行动,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打造美丽乡镇、美丽乡村、美丽家园的目标。开展“会议宣传、标语宣传、党团活动宣传、小手拉大手宣传、多媒介宣传”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进行宣传,发动群众全员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机制建立到位。为有效保障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制定了门前屋后三包制度、保洁员考核管理制度、人居环境示范巷及示范户评选办法等制度,结合村内实际,将环境卫生整治列入村规民约,作为党员积分管理重要内容,通过机制的建立,让美丽家园绽放光彩。

让村民看到身边的先进和模范,使群众在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环境建设的成果,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使村民主动融入到改善人居环境的氛围中,实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自2016年以来,全村全方位筹资整合各级资金近1000万元投入环境建设。完成引水上山工程项目,切实解决了群众生活用水问题;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增加了两台变压器及对老旧线路进行更换,解决了老旧线路安全隐患和群众用电难的问题;对村庄污水管网改造,污水管网入巷率达到95%,推进厕所革命,对老式公厕进行拆除重建,提升为城市二类公厕,实现村庄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管网入户,建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集中处理污水,确保村内环境干净整洁宜居;营造特色党建氛围,提升改造绿美亮工程,自筹资金建成中谊村党建主题公园,成为全区首个以党建为主题的绿色生态空间,做到群众生活有保障,闲暇之余有场所,打造出环境优美、村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eb930df3052bf2c9146eacf60783ac1

创新发展百姓增收

壮大村集体经济。采取党总支+合作社+股民的模式,成立昆明中谊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成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充分利用本村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强辖区内企业合作,先后成立了晋宁建筑工程公司第十六工程处、中谊建材有限公司、顺安达汽车综合服务部、利兴建材经营部,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2011年至2019年合作社共计向村民分红2500多万元。

整合土地资源,推动土地流转。自筹资金把农户荒废的山地整合入集体进行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为村集体规划建设奠定基础,为群众增收致富增加渠道。

启动大风口治理工程进行土地平整,通过治理村集体新增耕地,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引入社会力量,打造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农村采摘”旅游项目。在实施引水上山的同时,自筹资金完成电力工程,山地实现了通水、通电,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7f838489b4f9b102cb819b02566acb

人人爱村处处结果

有一种风叫民风,有一种情叫患难之中见真情,中谊村有一种和谐由来已久。民风淳朴、温情满满、互帮互助是有历史渊源的,也是让人叹服的。

70多岁的老党员杨立忠,没有经过哪位干部“安排部署”,主动到环湖路上、山间小路割杂草、田间地头打扫卫生、清除垃圾。80多岁的老人高泉主动要求参与村委会的义工劳动和公益活动。写得一手好字的老党员张自德,自愿承担农村科普宣传,在田间地头出黑板报,坚守20余年,81岁时与78岁的老伴金素华成为晋宁首例自愿将遗体捐献用于医学事业的夫妻。老两口的义举打破了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和丧葬习俗,撬开了一直根蒂于中国传统观念的深壤,这就是中谊村人选择用自己的言行实实在在为医学事业添砖加瓦。今年这位让所有人敬仰的八旬老人还乘坐公交车来参加村里的党员大会。《晋宁八旬老夫妻自愿捐遗体 曾义务科普20余年》等先进事迹曾被云南网、凤凰网、春城文明网、昆明信息港多家媒体平台争相报道。

全村党员群众很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互帮互助的风气和习惯,帮老人提水、找抑郁老人谈心、拔自家的菜给老人吃,特别是每逢村民遇上家里的大事,党员和村民都会主动帮忙,不要一分工钱,有时大伙还会凑钱给有需要的村民。这是全体村民很多年来就已经形成的一个不成文的村规民约,小小的中谊村创造了一个世界上最为感人的无字公约。无声的人间关爱一直在这个朴实的文明世界里传递。

这个低调的小村子通过奋发有为,勤劳智慧,获得了国家省市区28项荣誉: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敬老模范村民社区、云南省科普富民示范村、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云南省卫生村、云南省新农村建设巾帼示范村、省级优秀妇女之家、省市级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昆明市民主法治村、市级基层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优秀播放点、市级青年文明村寨、市级先进村(居)委会、市级敬老先进村等。

桑舍幽幽掩碧丛,清风小径露芳容。村容村貌的日新月异,停满大街小巷的小轿车,一朵花、一棵草、一条路,都倾注了每个中谊村村民爱家护村的滴滴汗水。(供稿:黄丽萍 李蓉)

编辑:薛江涛    责任编辑:杨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