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昆明市主城区供水价格调整方案(听证稿)》(以下简称《方案》)举行听证会,消费者代表和经营者代表、市人大、政协等领域的共27名听证代表参加了听证会。
缓解企业运营成本 提高市民节水意识
听证会上,昆明市唯一的供水企业昆明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伟表示,昆明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昆明市水源开发建设,同时承担着较大的债务风险。由于公司经营项目单一,不能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来进行资金弥补,只能通过借新偿旧的方法来维持资金需求,但随着社会发展,供水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同时还需要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供水需求,进一步加大工程措施投入,导致现行水价机制已不能覆盖供水企业成本,也导致公司资产负债进一步升高,直接影响公司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致使信用评级下调,融资成本增加,严重影响城市供水稳定和安全。
“适时调整供水价格,可以改善企业巨额亏损状况,促进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施伟表示。适时适度调整供水价格,既能充分体现昆明市水资源紧缺状况,又能兼顾社会可承受度和社会公平。有利于水库设施运行管理和水源保护方面能够投入适当的资金,实现供蓄并重,优水优用。此外,还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充分认识水资源的来之不易,促进水资源节约,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率。
居民生活用水终端价格调整为4.2元/立方米
《方案》指出,据成本监审数据,此次水价调整拟将居民生活用水终端价格调整为4.2元/立方米,较现行价格上涨21.74%。
同时,拟将现行四个用水类别(居民用水、行政事业用水、工商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调整为三个用水类别(居民用水、非居民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
此外,《方案》明确了在昆明市主城五区城市管网覆盖区域内,居民生活用水终端价格由3.45元/立方米调整为4.20元/立方米,其中居民污水处理费标准1.00元/立方米,调整幅度为21.74%。非居民用水终端价格由5.63元/立方米(平均价格)调整为6.05元/立方米,其中非居民污水处理费标准1.40元/立方米,调整幅度为7.46%。特种行业终端用水由15.50元/立方米调整为20.00元/立方米,其中非居民污水处理费标准1.40元/立方米,调整幅度为29.03%。
同时,继续执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政策,将现行的四个价格阶梯调整为三个,计量方式由现行每户按月计量调整为每户按年度计量。并规定了对家庭人口超过4人(不含4人)且用水没有用于商业用途的居民户,可持户口本、居住证或居住地社区证明到城市供水企业申报,经供水企业核实确认后,按照每增加1人增加第一阶梯年用水量37立方米,超出部分执行正常价格标准。
代表声音
涨价的同时服务质量也应当跟上
听证会上,不少参会代表对调价后的服务质量提出建议。有消费者代表提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用水问题后,客服热线不容易拨通,他建议在调价实施后,希望自来水公司能够将这一沟通的渠道打通,让市民和自来水公司的沟通更加通畅。
调整幅度能不能小一些
“此次调整的居民用水上调幅度达到21.74%,在制定价格的时候是否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消费者代表吴斌提出,水价的调整关系到昆明主城五区的千家万户,所以在这次调整的过程中,幅度要稍微小一点。
此外,也有代表表示调价的幅度不能过高,要有一定的比例。同时要逐步进行调整,并建议此次调价的幅度在10%-15%之间。
建议延后调整
听证会上,不少参会代表认为此次水价调整的时机不对,希望水价调整能够延后。听证代表那田琪表示,城市供水连续着千家万户是一个民生的问题,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昆明市工资水平低于全省的工资水平,居民收入不如以前,调整水价要有一个合理的范围,既要考虑企业利益,又要考虑照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
建议完善管理机制
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代表王松江建议,调整水价后,要加大主城区老旧差供水管网的更新提升系统。他表示,现在昆明市老旧小区特别跑漏滴冒的情况特别严重,从数据上看占了11%。“如果没有资金的投入,这些跑掉的水会越来越严重,以理工大学新迎小区为例,曾经有一个地方爆管,请自来水集团打开一看,管网非常老化。”他说。加快改善昆明老旧小区的水管管网的更新提升,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浪费惊人。
此外,他还建议吗,调整水价后,要加大主城区供水成本管控导向体制构建;加大主城区质量安全导向的体系构建。同时,企业也要从组织结构、机制创新、能力创新等方面提升公司的管理。
此外,有听证代表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政府或者企业要加强对市民缴纳的水费收入进行使用方向的监督管理,或者采用公开透明的机制公布使用情况,让更多市民关注水费都用到哪些地方,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记者罗宗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