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云龙供电局工作人员在进行农网改造(云龙县融媒体供图)
“以前用着太阳能光伏电,一到雨天,灯就亮不起,电视也看不了,手机也充不了电;现在什么都好用了,煮饭、看电视、洗衣服都用电,好用得很。”谈起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带来的便利,云龙县团结乡丰收村高峰村村民小组长陆阿祥显得一脸激动和幸福。
陆阿祥所居住的高峰小组是典型的高寒偏远民族地区,这里海拔2500多米,以前电网没有延伸到,41户群众使用着太阳能光伏电,时间长了电压不稳、供电不畅等影响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2018年,大理云龙供电局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投入200多万元资金,在高峰小组实施了电网改造升级,380伏的动力电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用电质量,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助力。
为切实解决农村电网故障停电多、用户端电压质量不高等问题,2015年以来,云龙县抓实电力行业脱贫攻坚工作,先后投入1.86 亿元进行配电网建设改造,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375千米,低压线路835千米,新增和改造配电变压器394台,新增及改造一户一表5000多只,实现所有行政村及所辖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
“以前是木电杆,又矮又危险,现在全部换成了水泥电杆,帮我们建设得好好的,拉磨的也有了,方便得很,电费也从原来的八角降到了现在的三角多,便宜了不少,我们老百姓得实惠了。”采访中,该县最后一批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团结乡河东村田心村民小组的刘卫中也充分感受到了电网改造升级给他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实惠。
通过农村电网改造,云龙县86个行政村(社区)通了10千伏以上动力电,1325个自然村全部通380伏动力电,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每年为农村用户减轻100万元以上的用电负担。同时,为确保全县26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安置群众能按时入住新居,大理云龙供电局开辟易地扶贫搬迁用电项目“绿色通道”,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各个施工现场认真摸底查勘,对安置点施工用电采取“保姆式”服务,让搬迁群众按时用上了安全的电、舒心的电。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龙县坚持“脱贫攻坚,电力先行”的原则,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统筹推进城乡电网一体化发展,全力做好做强县域电网,全县老百姓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为全县脱贫攻坚、生产发展提供安全、稳定、优质的电力保障,“照亮”了全县20万各族群众脱贫致富路。(云龙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杨志平)